11月16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参赛队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湖北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今年在该比赛中获奖级别最高、获奖数量最多的学校,并连续四年蝉联全省高职获奖数量第一。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年年坚持举办全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从中选拔好苗子,再把原来比较松散的竞赛培训变成比较正式的选修课、集训,老师和学生一起使劲,成绩就会越来越好。”武软人文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杨树清说。
此次获全国二等奖的团队小组长谢嘉缤是武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他说,他高考数学考了130多分,去年11月,数学老师推荐他参加全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他拿了三等奖,“也就是在这次大赛上,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数学建模,并对它产生了兴趣。”
和谢嘉缤一样,武软当年有200多名大一新生参加了数学大赛,平均每班有3-5个名额。200多人中,有100多人能拿到一、二、三等奖,有意继续学数模的,就能报第二个学期的数模选修课。“2015年前,我们主要是发动学生报名,这样有个问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人没那么喜欢数学,可能培训到了一半会退出。”杨树清说,因此从当年起,学校改革了选材和培养方式,对有较好数学基础、真正热爱数模的学生进行“深造”,除了推荐选拔,也欢迎学生自荐,学校会组织专门的笔试和面试。
“选修课结课时还有一次选拔,留下约30人,就可以参加暑期集训和9月强化训练了。”队员王秋实说,暑期集训是在7月最热的时候,20多天里,大家都待在学校,每天上完新课就做作业。开学前大家又提前返校进行仿真训练,毕竟大赛是在9月中旬举办的。
“这些年来,我们数模指导老师的教师节都是在备赛中度过的。”指导老师王璐璐笑着说,但比起辛苦,大家最欣慰的是,愿意参加竞赛和学数模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届参赛者中,甚至还有多名已参加过一届全国大赛的大三学生,“他们说,参赛经历促进了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时,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多尝试,多总结。”
“我们计划扩容实验室,配备更多老师,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杨树清说,数模比赛考查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要能针对现实难题建立数学模型,要能据此编程,还要把方案写成文本,在学生就业和升学时,参赛经历都会是加分项,“已毕业的学生里有好几个读研的,在面试时都被问到了这个。”(记者张屏 通讯员周思思 李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