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遥研究中,有一个问题,长期被人们忽略了。
这个问题,就是路遥与弟弟王天乐的“兄弟失和”。
虽然他们的“断绝关系”,不像著名的周氏兄弟失和那样引人关注,但也绝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区区小事。因为,这件事不仅严重影响了路遥的情绪和身体,而且还关系到他的文学形象,也关系到他的一些文学言论的真伪。
外在地看,路遥显得高傲而严肃,给人一种很不好接近的印象。实质上,他是一个善良而热情的人。他重亲情,也重友情,总是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亲人和朋友。有时,他甚至表现出慷慨的牺牲精神——他将招工指标让给自己的初恋女友,就是一例。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放弃招工指标,就意味着放弃了改变自己农民身份的机会,也就是放弃了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在他的朋友中,受他帮助最大的,是作家海波。他为了给海波找工作,多方擘画,四处求人,不厌其烦,费了很多心力,最终安排他到青海做编辑,后来又帮他回到西影厂做编剧。
在他的亲人中,受他恩惠最大的,是他的四弟王天乐。为了给他找工作,为了把他变成城里人,路遥不知给人说了多少好话。1980年秋天,王天乐终于摆脱农民身份,被招到铜川矿务局当采煤工人。后来,路遥又费了很大力气,先后把他调到《延安报》和《陕西日报》当记者。
海波与路遥情同手足,对他终生感念,有不亚于亲人的深爱。但是,王天乐最后却让路遥大失所望,甚至怒不可遏,在病床上宣布与他断绝关系。对于这件事,在陕西文学圈内,几乎尽人皆知,也有不少人表现出对王天乐极大的不满,例如,西北大学出版社在出版《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时候,直接就将“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删掉了。出版社负责人认为,把这句话放进去,“就是对路遥的不尊重,也是不公平。原因不说你也清楚,如果路遥活着,他也会这样处理。我需要告诉你的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是经过慎重考虑,集体研究决定才去掉的。”(航宇:《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第428页)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对路遥兄弟失和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深究和详述,遂使此事扑朔迷离,模糊不清。
那么,王氏兄弟失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就性格来看,路遥和王天乐都属于个性很强的人,脾气都不怎么好:“路遥争强好胜,发起脾气不给人留一点面子,而且语言相当刻薄犀利,一般人承受不了。”(《路遥的时间》,第256页)王天乐或许没有路遥的个性这么强,但亦约略近之,也属于性格外向而刚硬的人。也许因为王天乐很有个性,也比较有才华,路遥便觉得这个弟弟,是他的兄弟中最有出息的,所以,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也有着更多更严格的要求。
然而,王天乐偏偏又是个很自信甚至很自负的人,不仅不会事事顺着哥哥,而且,还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好胜心,发表一些独出心裁的意见,很有一点“偏不如此”的怪脾气,有时甚至还跟路遥拧着来。例如,路遥虽然将文学写作看作劳动,甚至认为他与农民的劳动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对他来讲,文学自有其高于一般劳动的美好而神圣的性质。然而,他的弟弟王天乐却不这样认为。他当着路遥的面,直接否定了文学,认为“最伟大的作品就是父亲种过的地”,甚至说他恨文学,“我会恨它一辈子”(厚夫:《路遥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254页)他有时极大地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在路遥的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他说,《人生》的“全部构思”,就是在1980年5月底,路遥与自己“三天三夜没睡觉”“长时间对话”之后完成的。然而,王天乐所说的这个“激动人心”的事情,并不是事实,因为,“现有的资料证明,路遥早在1979年就开始创作这部这篇小说”(《路遥传》,第134-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