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八大平行论坛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发布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从来自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截至目前,北大校园里已监测到高等植物超过600种,鸟类230多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雀鹰、红角鸮、鸳鸯等。还有兽类11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1种、蝴蝶27种、蜻蜓26种……
“自然保护小区,是本地居民和社区自我管理的自然保护工作机制。”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老师张晓川说,“北京完全可以有更多高校校园、居民小区、商业附属绿地等建立属于自己的保护小区,由使用者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中来。”
红角鸮。陈炜 摄
苍鹭捕食。马超 摄
缘起·生态监测
坚持18年 唤醒师生对自然的热爱
11月2日,北京大学学生绿色生命协会部分成员又踏上了每周两次的校园植物巡护与物候监测路线。他们从图书馆东门花坛处出发,经过老生物楼,环绕未名湖,一路观测记录水杉、杜仲、七叶树、地锦、海州常山、君迁子、黄栌等植物。
这样的监测,北大师生从2003年就开始了。
2003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下的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昊老师在他开设的“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案例”研究生课程中,将在校园里实践课程上教授的生态学调查研究方法作为课程作业提出,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们正式开启了北大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同年,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刘鸿雁老师也不约而同开始在校园里开展常规的物候监测。
紧接着,2004年,北大十佳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学生绿色生命协会在朱小健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确立了校园鸟类调查监测、校园物候监测、校园水体生态监测等常规工作的方法学,并且纳入到了社团日常活动中。
如今,绿协每周会开展鸟类、植物和物候监测各两次。以物候监测为例,一路上,领队会带领大家观察植物,记录物候状态,比如开花、结果、长新芽了,以及如何识别植物物种、背后有什么故事等。
“如果我们能够让大家把他们知道的故事、经验跟植物联系起来,就能以此唤醒对自然的热爱。”领队之一、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大三学生刘双祺介绍。
比如大家在古诗文中背诵过又没见过的物种,桑梓就是其中之一。桑梓是指桑树和梓树,梓树在老生物楼前面就有。还有荆棘,荆是荆条,很有韧性但没有刺儿;棘是酸枣,棘有刺儿,在未名湖南岸就能看到。还有《诗经》里的“参差荇菜”,校园北边的湖区就有很多荇菜。
管理·共同参与
42.5公顷 部分区域不清落叶不打药
“通过长期的科研监测与研究,中心认为燕园校区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东部平原原生生物多样性的庇护所,更因长期的师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积累了大量城市绿地管理的经验,成为了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典范。”张晓川说。
2016年,中心正式开始推动北大燕园校区成立“由师生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组织”的自然保护小区。经过两年调研、保护管理计划制定和反复论证,2018年9月18日,北大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建立燕园自然保护小区。
北大校园自然保护小区重点保护区域面积约为42.5公顷,涵盖未名湖区、勺海、西门鱼池、鸣鹤园、红湖、镜春园、朗润园、燕南园和西门外蔚秀园的水域和次生林,其中部分区域会停止清理枯木、落叶,不打除草剂或农药。
保护小区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校园游憩管理和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其中,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将小区划分为4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重要物种栖息空间、水体和园林景观区。
“‘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最大的不同不是面积大小,而是保护主体的不同。自然保护区实行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依法对有保护价值的陆地和水体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制度,自然保护小区则是本地居民和社区自我管理的自然保护工作机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性。”张晓川说。
协作·科学保护
留住雨燕 建筑照明设施很少点亮
未名湖北岸,艺术学院楼前的一片空地中间有一棵老槐树。最近,树下立起了一块牌子,上面贴了一个告示,标题写着“保护燕园里的中华蜜蜂”。
原来,园林工人误把树上的蜜蜂巢穴识别为病害,要把它们清除了。被中心和绿协的师生们知道了,大家赶紧阻止,并立下牌子,让更多人知道。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光有监测远远不够,还要与学校的管理部门沟通协作,促成保护行动的实施。
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比如,植物学老师在校园里监测到了一种少见的草质藤本植物北马兜铃,转眼被园林工人当杂草清掉了。为了追求草坪的整齐划一,旋覆花等一些从草坪里冒出来的蜜源植物在花期被拔掉了,昆虫失去了蜜源。北大校园曾观测到一种猫头鹰北鹰鸮,在北大校园的繁殖非常稳定。结果,园林工人把那棵它们筑巢的树修剪了,北鹰鸮从此从北大校园消失了。
成立自然保护小区后,以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老师为首的师生利用监测收集的数据及其科学分析,积极向管理部门建言献策。一个成功的例子是2019年前后对校园夜间照明的建议。当时,北大校友为校园捐建了智能照明系统,在许多中式建筑的屋檐下装上了照明设施,这种明亮的灯光会影响到一种特别的鸟儿——北京雨燕的繁殖。
北京雨燕是为数不多以“北京”命名的物种,是长途迁飞的候鸟,每年4月至7月会来北京,秋天还没到就飞去非洲南部了,这期间它们喜欢在古建筑的屋檐下面筑巢。
作为学校规划委员会成员,吕植在规划委员会上提出,夜间照明不但会影响雨燕营巢,对其他夜行性鸟类也是比较大的干扰,建议只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开一下灯就好了。
吕植的意见被采纳。所以北大校园的照明系统虽然建好了,但每年只会在校庆等重要的日子开一下。
同学们在参加物候监测活动。周正暘 摄
燕园秋色美不胜收。马超 摄
呼吁·保障机制
全国推广 组织民间队伍长期保护
燕园自然保护小区的经验如何推广复制?
“北大自然保护小区是让原住民们做本土生物多样性的主人的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范例,北京完全可以有更多高校校园、居民小区、商业附属绿地等建立属于自己的保护小区,由使用者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工作中来。”张晓川表示。
放眼全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最大的问题还是信息缺乏,并且缺乏像北大师生这样的“生物多样性利益相关方”能够覆盖到全部值得保护的生物及其栖息地。
“我们希望在海淀区、北京市甚至全国的各大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大城市,都能有一批‘公民科学家’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张晓川说,其实在大城市中,这样的自然观察爱好者不在少数,有好的机会、好的政策就能把他们调动、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民间保护队伍。
今年,海淀区推出“四区”模式推进生物多样性工作,“四区”即山区、园区、校区、社区。在北大校园的示范带动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各地的高校校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乃至机关大院、小区绿地都可能成为支持城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生态区域,让人们在身边就能认识、享受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校园内的中华蜜蜂。陈炜 摄
延伸
生物多样性的社区样本: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
和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一同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海淀本地案例,还有400平方米的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经过街道的组织建设,短短两年时间,这里从违建占据变成近自然的动植物乐园。
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中关村众享荟位于中关村大街东侧的双榆树二街上,由中关村村史馆建筑和生境花园两部分组成。在拥挤的城市空间中,紧邻其南侧的双榆树中心小学的活动场地十分有限。中关村街道意在借助这个项目,为双榆树中心小学乃至周边社区提供一处可供活动的公共空间。
建设前,小花园所在地是一栋违章建筑,街道与产权单位、经营方等多方协调后拆除违建,并获得了一块400平方米空地的使用权,生境花园由此开端。
以经济节约为原则,街道对建筑垃圾、植物垃圾等进行了再利用,在花园中融入了节水花园、雨水花园、朴门永续、昆虫屋等生态理念,通过种植设计、土壤修复和雨洪管理实现社区花园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植物多为抗性较强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保证花园全年景致的同时可以露地越冬;加入厨余垃圾、植物垃圾进行厚土堆肥后的土壤,加之蚯蚓塔中蚯蚓的附加作用,可以保证土壤肥力;雨洪管理则是通过连接屋顶的小型雨水花园和节水花园实现的。
花池修砌、道路铺设、花草种植等基础项目,厚土栽培、蚯蚓塔及昆虫屋制作等生态过程,土壤覆盖、植物整理等后期完善工程。志愿者团队在活动执行团队的安排和指导下,参与完成了14项共建任务。
为了保障场地的可持续运营,街道通过引入线上探索小工具、组建小小志愿者团队、共同策划组织展览、引入更多来自高校或其他科研团队的智慧力量,小花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冬去春来,生境花园中的植物顺利越冬,并焕发出更旺盛的活力。刺猬、柑橘凤蝶、珠颈斑鸠、蚂蚱……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相继来到这里,为自己寻觅一处城市中的自然家园。(北京晚报记者 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