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想从中西方的差异这方面来谈一谈中国美学。
美学是一门属于哲学范畴或者说认知性的学科。众所周知,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最初是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虽然如今的美学系统已经具备了普遍性和共通性,但是因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所以美学的概念和类别主要是基于欧洲的特定传统,受到了来自欧洲当然还有越来越多来自美洲的偏好的影响。如果根据欧洲的标准来看,中国本身其实是没有美学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美学的跨文化现象有一定了解。
当我们在面对另一种文化现象时,必须保持批判性的自我反思。有些内容看起来很相像但其实完全不一样,因为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不同,所以我们在讨论时必须把环境和背景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这里的环境和背景就是所谓的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它可以是我们所用的语言,但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审美取向,也就是由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所构建起的文化框架,比如我们如何看待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举个例子,在西方我们可能会引用康德、黑格尔或是歌德,而在中国你们则会引用孔子、苏轼或者杜甫,这是任何一种文化认同的基础。
现在我们就来正式聊一聊美学。在欧洲的文化传统中,我们系统探讨过由感官而生的艺术审美观,而这恰恰就是美学的意义所在。尤其是在18世纪的德国,诞生了鲍姆加登、康德和席勒等现代美学的奠基人。而在中国,取而代之的是非系统性的著作,美学也从未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相反,人们更关注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其中表现美的媒介通常都是诗词,因此才会诞生许多关于诗歌和艺术的诗词作品。这和欧洲的传统大相径庭。
中国的传统美学其实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的再“创造”,是以现代的视角反观此前的中国艺术和文学,这也成为中国探究艺术或文学创作本质的一种特殊方式。狭义上说就是以诗词、书法、绘画等形式为主,广义上还涉及建筑、陶器、青铜器、音乐、武术、园林等。当然,很难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找到共同的特点,不过诗词和书画(最主要的文人艺术)之间还是有共同点的。
在西方的美学领域,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相反,儒家思想中是没有美的概念的,人们缺乏对于美的讨论,仅仅认为美是外在的表现,不如道德层面的内容有价值。文学和艺术的美甚至被称为“俗”,带有一些消极的含义,比如美的一些同义字:华、丽、艳、媚、姿、色等。不过在早期的儒家经典中,比如在《孟子》中,美还有善的意思,这其实和古希腊的理念有些不谋而合。在道家思想中美也很少被提及,《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也就是说,在现实中美和丑是相对的,所以两者都不可取。
接下来,我们从语言层面了解一下中国美学尤其是文学美学的语言根源。众所周知,在中文里,书面语言是以单个汉字为单位的,每一个字都有单独的发音,而中国的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也就是通过意象来创造文字。另外,传统文言文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语义开放性。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去理解,甚至连“哲学”的文本,有时也会通过意象说话。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独一无二的特点,是由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才能形成简洁明了、整齐规范的句式。中国人在写作中有形成对仗结构的倾向,这在西方语言中是没有的。我们会使用排比,但不同于这种对仗。这种倾向的背后是中国思想中的阴阳说。阴阳说认为天地万物由两种对立的力量组成,即阴和阳,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感知世界的特殊模式,旨在于万物间寻求平衡,全面而非孤立地看待万事万物,使对立面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在阴阳说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对仗,句子必须是一一对应,也就是阴句对仗阳句。
据此我们能总结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第一,中国传统美学最大的特点是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趋向于平衡与和谐。第二,艺术和文学总是和道德相连的,也就是所谓的“文以载道”。第三,通过意象进行诗意的表达,比如“意在言外”。第四,注重自然性,追求“无艺术的艺术”,比如《庄子》中《庖丁解牛》的“进乎技矣”,还有石涛提出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思想。第五,强调艺术家和作家要勤学苦练,要吃得了苦,发奋读书,开阔眼界,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现代美学,在中国与西方思潮竞争的过程中,美学承担了特别的职能。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美学是萌发新颖思想的宝库。在美学中,融合外来思想文化与自身传统成为可能,当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定义自身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时,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本质上属于美学范畴。王国维就是当时的先驱之一,他是早期将东西方理念融汇起来的代表人物,他对叔本华和康德的理念十分熟悉,并在20世纪创造了一种基本的美学概念即“意境”或“境界”,指的就是艺术理念与具体场景的完美交融。中国美学的重要研究者都基本认同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特点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即“审美境界是生命中最崇高、最高尚的追求”。刘纲纪也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影响。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德国美学从鲍姆加登到康德再到马克思的这一脉络,滞后了约百年才传至中国。因此,现代中国美学家将精力集中于从欧洲历史衍生而来的却在中国艺术思想中缺失的范畴,如美和悲剧。
中国美学还与文化认同有密切关系。在20世纪初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中,西方文化是由基督教塑造的,而中国文化是由美学塑造的。比如,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林语堂提出的“诗歌很可能被称为中国人的宗教”。所以美学是理解“中国性”、中国人认同感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掀起过一阵美学热,这在西方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西方是如何理解中国美学的呢?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西方对中国画(版画)和文学(几乎不包括任何古典诗歌)只有一些浅显的认识。那时中国的古典诗词,包括以杜甫、李白等为代表的唐诗,都还没有翻译成西方语言。不过西方人对中国美学的粗浅认识,却在当时对西方的现代绘画如印象派、新艺术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诗歌还对美国的意象派如庞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那时我们不仅没有相关的文本,还对中国美学的哲学背景一无所知。我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黑格尔对中国艺术有一段评价,他认为中国这个民族有非凡的模仿能力,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中。如何将美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一点中国并不擅长,因为他们的绘画中没有透视和阴影。这显然是不理解中国艺术和美学,这是欧洲文化无知且傲慢的一个典型例子。
总结一下,东西方在彼此认知的过程中存在无知和误解,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美学也理解不深。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其实有天壤之别,因为它们所属的哲学参照系不同,而要想对彼此的艺术形成正确的认知,就不得不对这些背景有所了解。因此,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之间有相似之处却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