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天的一个早上,暖阳流泻。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智慧创业书苑”一角,当周家朗坐在我面前时,我已感受到了他脸上的“坚毅”——还有目光,还有挺直的肩。
看起来,周家朗与常人无异。但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学生,不到两岁时,被确诊为听力障碍与语言障碍。我试探着与他说话,声音不小,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抬头看了我一眼,嗓子眼里“嗯”了一声。一旁陪他的班长罗广说,平时和同学们在一起,他更多的是通过文字交流——微信“打字”或手机自带的“语言转换程序”。
我带了录音笔,录音笔可以“实时文字转换”,我们的交流便通过录音笔和手机屏幕展开。这样的沟通,于我是第一次,毕竟,它不如声音的传递那样便捷。
“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学习,我一直觉得应该坚持下去。”周家朗当着我的面,写在纸上。
我想知道,以周家朗的状态,该如何听课、学习?周家朗“说”:“学习非常困难,但我要学会克服。”
大学两年来,每一堂课,周家朗都早早到达教室做上课前的准备,坐在第一排和同学一起“交流”。罗广也坐第一排。老师上课用麦克风,声音通过音响扩大,周家朗勉强能听进去一点,但更多的,要看通过手机软件的“翻译”,包括通过书本自学和查询网络资料。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在2019电气自动化技术(2)班,周家朗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一时便是班级第二名、“专业”第五名,评过“三好学生”、拿过奖学金。
由于周家朗学习好,很多同学经常向他请教。“我受到过帮助,也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周家朗“说”。
我的眼眶湿润了。
职业院校的课程,有很多是实训课,这是加强专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中级电工培训时,周家朗通过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学会了“带能耗制动的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各种工作状态及操作方法。在“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变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中,他学会了“按钮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变速控制线路”和“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双速电动机变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电子元器件和“丝丝缕缕”密布的蓝色、红线、黄线,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学生琢磨出来的。
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中,周家朗首先要把各个元器件穿在电路板上,特别是二极管,要注意正负极。刚开始他把一个发光二极管穿反了,结果过了大半天才发现;接下来是焊接,他刚开始焊得不太好,堆焊情况比较严重,但焊得多了,便熟能生巧。周家朗“说”:“我理解的焊接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少的焊锡丝焊出最完美焊点的实物。经过实习,我发现自己的焊接功夫还是不错的。”
学校机电工程学院党团组织为了帮助周家朗,给他提供了很多锻炼机会,周家朗担任了学生会秘书部副部长、辅导员助理。2021年暑期,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周家朗参与到“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党史学习实践团之中,前往广州市从化区莲麻小镇进行为期15天的“三下乡”活动。我仿佛看见周家朗走在队伍中的情景,一颗同样年轻、火热的心,与社会、群众亲密地碰撞,迸射出自强不息的火花。
我们见面的那天下午,周家朗还要参加“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要通过电脑编程,让机器人完成规定动作。罗广感觉有难度,周家朗笑了笑“说”:“我知道自己先天不足,那就要后天加倍补上,生活如此,学习更是如此。”想必,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肯钻研就有收获。2021年7月,周家朗和其他5名同学一起,以作品《基于移动机器人SLAM技术的高危室内环境VR导航系统研究》,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1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对“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进行公示,周家朗成为“自强之星”。
两个小时的交流很快就过去了。临了,我说买本书送给他,几排书架上的书,随他选。周家朗站起身,一排排看过去,返身时,手里拿的是一本《优秀是习惯》。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1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