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与导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一场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修学旅行,着实是一次最棒的学习之旅。
在艺术层面,阿尔罕布拉宫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自然的秩序。这座被光线、色彩、诗意装饰起来的建筑完美呈现了中东艺术中最重要的三元素——几何、交错纹饰、阿拉伯书法。在恬静又富有多层寓意的花园里,在错综复杂的穆喀纳斯拱顶下,在蜿蜒中蕴藏着虔诚之心的纹饰墙壁旁,将在伦敦的工作室中学到的艺术理论和应用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进行实地学习,通过最真实的案例讲述不同艺术媒介的历史,这种有机结合是实践型艺术学习最好的修行。
除了现场严谨的尺规演算和严肃的史料研究,通过实地速写将最活跃的片段记录下来这一点受到了导师们的一致好评,也激发了同学们现场作画的新热情。因为我在国内读书时,从中央美院附中开始,户外现场速写就是排在各科之首的灵魂技能。所以从那时起受到各位老师高强度的速写特训,在这种修学旅行中绝对是手到擒来。英国的导师们特别欣赏中国艺术教育带来的这种过硬基本功,也鼓励我在修学旅行期间每天早会时给大家展示和讲解各种新出炉的建筑和风景速写,希望以此激发大家实地探索的创造性。但能在围观群众叽叽喳喳的点评下,依然稳健地画出优质的速写,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练成的,不仅对基本功有较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心理状态要绝对坚强(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因为围观群众几句无心的点评而尴尬地蹲在墙角“在地面抠出个三室一厅”的窘态)。这一点,确实对于当时的同学们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这让我不得不再次感谢中央美院和附中的老师们为我打下坚实的速写基础,回想高一高二时窝在胡同口练速写练得手指抽搐的自己,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能站在西班牙的山顶上尽情描摹,简直太感慨了。虽然心里也曾闪过一秒钟的小得意,就像那句网红语“本来是想低调的,可实力它不允许呀”,但面对眼前厚重中渗透着精妙美的建筑,比起曾经那些将这些巧妙细节通过灵动的工艺融入天然材料中的无名而又伟大的工匠们,我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在这种无声的修行中磨砺很久很久。
当画到阿尔罕布拉宫中绿洲天堂般欢快的花园时,笔尖会被永不停息的纯净水流所牵引,渴望着表现出那种可以磨练心智的水之音,画笔所描绘之处,心也会随之沉静,再强烈的表现欲也会在这种沉静中得以驯服。流水的反光作用在周围的建筑表面,通过粼粼波光使建筑本身体现出新的维度。画之所及,好像能听到曾经那些无名的匠人们通过水的作品所呈现的三层次——建筑元素、精神寓意、生命福祉——向自己低声细语。而这些充满智慧的语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藏在富有生命力的池塘中、象征天堂四河的水渠间,还有花园里被绿色植物环绕着的喷泉里。当画笔在新的一页描绘起大拱门的富丽与沧桑时,我总感觉,现代色系丰富的画笔好像无论如何都表现不出那些只用到几种自然色彩装点起来的花砖墙饰。不同于那些方方正正的普通单色彩砖,拱门上排列的彩砖大小有别,形状各异,在异形中体现着对称和一致,在变化里展示着独特和永恒。纸上线条表现出的蜿蜒的图案时刻能带来全新的启示,通过它们可以看到软塌塌的泥坯是如何通过曾经那些无名匠人们的手掌和窑火的历练形成各种单色的彩砖,又是如何在那些无名匠人们粗糙的手指和锋利的凿子间被巧妙地打造成各种形状的异形砖,最后经由无形的智慧和富有粘性的泥浆拼制出不朽的纹饰。这些越沧桑越灵动的工艺,在人们眼中既诉说着时间,又将视线悄然带回自然的原点。
虽然当下很难有机会受教于还在从事传统雕刻工艺的匠人们,但笔尖还是试图以速写的形式跟随当年的无名匠人们,领略墙壁和拱顶上纷繁的纹饰所传递出的宇宙、自然、人类的宇宙观。这些体现了比例与美的工艺表现了当年包括数学家在内的诸多建造者对形与结构的无尽探索,而这些探索直到今天,依然让世界各地的学者、建筑师、艺术家们痴迷和神往。每一座装饰拱顶的穆喀纳斯工艺更是将这种探索体现到完美的境界。数以万计被称为“阿德拉哈斯”的几何形块状灰泥作为简单的起点元素,最终以规律被复制组合并在永无止境的三维结构中升华绽放。与地面的四方砖相呼应,拱顶通常以八边形与成对的透光窗户呈现,使光线在不同时间可以以不同角度穿梭在穹顶,通过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以达到时间与空间在视觉与精神层面上的高度结合。
通过速写将阿尔罕布拉宫的建筑美再现到画纸上,是反思性艺术研究的一部分。这种贯穿于大脑和笔尖的具象思维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远远胜过旅行照片中的美,它强调了对汇集于建筑整体上不同形式的工艺的思考,而非简单的复制。笔尖上粗细不一的线条表现了雕刻转折的力度,冷暖色调的交汇体现了光与形体的碰撞,在这些细节上表达出的思考,是试图跟随曾经那些无名匠人们精湛手艺的夙愿。速写不讲国界,不分地域,它所反映出的渗透了直觉与思考的画面,是对世界上各种艺术形态的最基本的尊重,也为画家提供了与曾经的创作者们精神交流的空间。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面对同一件工艺作品或同一座建筑群落,比起简单的触摸或照片,我们可以通过画笔更进一步体会到曾经充满智慧和艰辛的创作过程。正因为有了速写这种笔头功夫,作为艺术研究者的我也更有机会在艺术修行中记录和体验真正美的传统。(作者 李冉 系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