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映射在家乡的点点滴滴,看似不起眼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都布满时光镌刻的痕迹……”来自福建省仙游县的江苏大学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谢叶婷在自己的“寻变报告”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从查阅资料到实地考察再到诉诸文字,谢叶婷获得了探访家乡“前世今生”的快乐。她发出感叹:“家乡其实很大,值得我们仔细看看它的模样”!
和谢叶婷一样,在今年寒假,江苏大学药学院有497名返乡学子在家乡开展“寻变记”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市现代化、传统文化、疫情防控等多个主题,他们在“寻变、思变”中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据活动组织者、江苏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欣介绍,“寻变记”是药学院思政教育“一院一品”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起至今已持续开展8年。活动引导学生探寻个人、家庭及家乡变化,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莫让乡村渐次消失”“‘市’大变呀”“我为壮乡文化代言”“感万变,悟不变”……2022年,药学院学子创新“寻变报告”形式,从“寻变清单”选择主题后自拟题目,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形成报告,上传到抖音、朋友圈等,分享自己的所寻、所思、所感。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作贡献。”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孔佳怡的家乡在山西侯马市,返乡居家隔离14天后,她主动报名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为社区制作防疫宣传海报,参与执勤、体温检测等工作。她在“寻变报告”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减少外出、戴好口罩,这既是保护了自己也是保护了他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子里的许多变化都让药学专业2021级学生王星艳感触颇深:“家乡小镇开通了公交车,开往镇中心、邻近乡镇以及市中心。从小长大的地方正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这就是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寻变’让简单的寒假生活多了一些色彩,让松散的作息时间变得规律,也让我更加了解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药学专业2021级少数民族学生杨远华借此次机会,为大家详细展示了侗族的歌唱艺术。线上交流时,他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拿好接力棒,让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乡村振兴、城市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疫情防控、认识自我……这些大学思政课上耳熟能详的主题内容,借助‘寻变’活动再次走进大学生的视野。江大学子利用这一‘翻转’课堂,展现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索,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刘正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