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却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筹建一批高水平海洋大学,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各沿海省份的不谋而合的共同举措。
“十四五”期间,各地纷纷提出自己的新“海洋大学”计划。
国家支持筹建新“海洋大学”!
2022年伊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筹建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
深圳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及:今年将成立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积极推进有关规划建设工作。
2021年底,深圳市政府就已经为筹建的深圳海洋大学确定选址,并明确深圳海洋大学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统筹全市海洋优质资源共建,实现年内开工,并计划于2022年开始招生。
各地开花
筹建新“海洋大学”不是深圳一家的举措,可以说是沿海各省市的共识,据青塔统计,各省市明确表示要在“十四五”期间筹建新的“海洋大学”的就有广西,福建,山东等地。
2022年伊始,厦门就在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了要筹建厦门海洋工程大学(暂定名)。
此前,在厦门公布的《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厦门市表示将会加强海洋优势学科建设,整合资源争取创办特色海洋大学。
另外,还有部分福建媒体的报道提到,厦门将筹建厦门海洋职业大学。
建设“海洋大学”的构想近年来在厦门呼声不绝。例如,2021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交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亚洲顶尖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议》提案,建议在厦门独立组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大学。
早在去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就明确表示拟向教育部申请批准,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合并转设为公办高校“广西海洋学院”。
在同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又印发了《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将“规划建设北部湾海洋大学”。
力求破局
新设立的大学取名为海洋大学,也是和当下我国高校的整体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的,海洋大学的建设符合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就现阶段看来,我国对于海洋的利用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且目前已经设立的海洋大学数量还是整体偏少,特别是很多沿海地区省市还没有自己的海洋大学。
目前国内仅有广东、山东、浙江、辽宁等沿海省份成立了“海洋大学”,且大都是省内仅有的一所,而福建,广西、海南等海洋资源丰富地区甚至还没有海洋大学,经济极为发达的江苏于2019年才将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
全国目前真正以“海洋大学”命名的高校只有7所。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以及台湾海洋大学。对于拥有广阔海洋面积的我国来说,当前的海洋院校数量确实不足以支撑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
2021年5月,《中国海洋报》就发文称,中国“海洋大学”的数量还不够。文章以江苏为例,江苏海洋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但海洋生产总值的排名却长期落后。
文章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海洋产业体系不完善,海洋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因此,建设海洋大学,培养高端海洋人才,已成为支撑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江苏的现状也是我国海洋发展的现状,我国历来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远称不上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必然要将创新发展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和壮大新兴海洋产业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作为支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沿海各省市纷纷提出加快筹建自己的海洋大学也是寻求破局之举,除上述提到“十四五”期间筹建新“海洋大学”的省市之外,还有此前报道出的河北省提出的拟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名“河北海洋大学”,海南省将在琼州学院的基础上设立热带海洋大学。福建省要在“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基础上筹建“福建海洋学院”。
筹建海洋大学,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破局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