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早期,不少社区开启了公益暑期班模式,各种丰富的活动让小朋友们能有自在的时光;而随之而来的疫情防控,又让不少学生思考自己的度假方式。无锡学子如何获得自在、自主的假期,本报记者们进行了一番走访。

准小学生:在家门口的公益课堂“get”新技能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6岁的皓皓边弹着尤克里里边唱着《小星星》,虽然指法还不是很熟练,但架势却有模有样,音调也挺准的。这项“新技能”是他7月份在家门口的亲子公益课堂上习得的。现在随时都能拉出来弹上一段,他的假期生活便有音乐相伴。

皓皓的妈妈程澄表示,6月底看到社区微信群里发布了暑假系列活动的预告,其中的亲子尤克里里课程吸引了母子俩,“我和儿子都很感兴趣,就特意定了提醒报名的闹钟”。没想到,这门课程颇受欢迎,7月5日傍晚一开启报名通道,8组名额就被一抢而空。“还好我手快,抢到了名额!”

亲子尤克里里课程为期一个月,每周一的晚上6点半到7点半,奥林花园79号的友邻客厅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从怎么持琴和调音、认识尤克里里的品位和指法、学看谱子和练习音阶,到最后能完整地指弹出一首《小星星》,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入了门,家长也在一旁兴味盎然地跟着学习。

“孩子挺喜欢的,没缺过一次课。下课后在家练习也很带劲,每天坚持练习15-20分钟。”看到儿子感兴趣,能看着谱子一个音一个音地弹拨起来,程澄也很欣慰。“孩子以前也参加过其他的如体能类的课程,就三分钟热度。这次上课孩子挺认真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有两次还催着我快回家,说要弹琴给弟弟听。”皓皓下课回去还扮演小老师教4岁的弟弟怎么弹,“虽然弟弟手小弹不了,但很捧场地给哥哥鼓掌”。

程澄家住溪南新村,离上课的友邻客厅很近,吃完晚饭散着步就能去上课。“亲子课堂上家长能跟着一起学和练,也算弥补了我小时候没学过乐器的遗憾。”跟班里的其他家长交流后发现,宝爸宝妈们平时上班都很忙,类似的亲子课程在一同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亲子关系。“像我家孩子就是外公外婆带的多,亲子课堂能让我发现孩子的成长变化。”瑶瑶妈妈也表示,社区举办的一系列暑期活动都很有意思,像创意手工课、情景剧表演、绘本阅读课等都很受孩子喜爱,“这些课程不光是免费的,还充实了假期生活,让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多些兴趣爱好,也让我们放下手机,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我们希望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给辖区青少年提供一些兴趣活动,让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又省钱的快乐假期。”溪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社区开展了暑期活动调研,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听取家长和青少年的意见,引进辖区内的公益资源,开设了“家门口的公益课堂”系列课程。

准中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对于即将升入初一读书的袁子晟而言,跟着台风追鸟,将自己新近看到的鸟类品种写成公众号,成了假期最惬意的事。

最近,袁子晟将自己就读小学里的小动物写成了《校内校外,那一个你不曾留意的自然世界》,惊艳了无数人。他原本就读的育英实验小学靠着惠山,生态环境特别好,六年的小学时光,他观察到了六十多种不同的鸟类,他把这些整理并发在了公众号上。这个暑假,他一共写了三篇公众号,另外两篇是《初夏自然观察》的上下集。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录下的声音和视频,要去调取以前的记录,工作量其实还不小。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在电脑上自己来做公众号。

今年,他还观察到了无锡地区以前没见过的新品种——“董鸡”,被观鸟界的前辈们夸奖了一番。

往年的暑期,他会让妈妈带着他去云南观鸟、观虫,有时还会去青海看中国特有的鸟类。他一直期待能去更远的地方,看自己没看到过的小动物。由于疫情影响,这次只能在家里待着。不过,假期他作为“小领队”,也带着小伙伴一起去锡城郊外观鸟。今年七月下旬,台风到来的时候,别人都在避台风,他却催着妈妈带他迎风而上,去张家港看鸟。“台风会把海上的鸟刮到内陆,比出海看到的几率更高”,袁子晟介绍,他这次就看到一种信天翁的近亲。

即便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他也会拿起望远镜和长焦镜头,在家中的天台上进行观察。空中飞过的小鸟常常给他带来惊喜。

大学生: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邓伟在做志愿防疫工作

7月下旬,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无锡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在此期间,不少大学生踊跃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协助所在的街道、社区做好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压力测试、值班值守、登记返乡人员等工作。在疫情群防群控中起到“宣传员”“好帮手”作用的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大一学生邓伟就是其中一位。

“您好,请出示一下锡康码、行程码”“您是从哪里过来的,有没有做过核酸检测?”“您打的是第二针吧,请走右边进去,然后排队。”8月13日,在长安街道疫苗接种建邺恒安接种点,身穿红马甲的邓伟正忙碌着对前来接种的人群进行信息甄别、行程登记。近一个月来,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他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认真负责地进行疫苗接种人员引导、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邓伟是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影视与制作专业的大一学生。今年7月9日,他所在的大学放假后第二天,他就来到疫情防控一线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被分配到疫苗接种点做志愿工作。“从网上看到医护人员每天早出晚归防疫非常感动,所以决定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

7月21日那天,来接种的人员将近2000人,一天志愿服务工作下来,邓伟仅是口罩就换了三四次,喉咙也哑了。对此,邓伟从来不叫一声苦。

“从大学生志愿者身上,看到了00后的担当。”长安街道社会事业局卫计部门负责人陈红说。(潘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