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百花齐放的在线教育模式逐渐打破教育壁垒。然而,当网课逐渐深入大学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时,不少学生却在网课学习中成为了“刷课一族”。
刷课行为严重危害学校教学秩序,也成为了最近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呼吁,要消除代刷网课的畸形现象,甚至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提出了质疑。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教育界专家。不少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呼吁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律意识,同时更应反思大学的网课究竟出了哪些问题,让大学生们“宁刷不上”。
在网课如火如荼的今天,大学生对网课的看法、学习效果究竟如何?
2021年4月,一份题为《网络慕课学习效率的调查与研究》,以西部一所高校超星尔雅、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调查了大学生学习慕课的现状。文章指出,该校在超星尔雅慕课平台已开放多门公共必修与选修课程,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等必修课程,以及要求该校学生自选4学分的公共选修课。
从问卷慕课学习目的统计数据来看,77.88%的学生选取慕课的原因是获得学分的主观能动性,还有45%的学生选取慕课学习是因学校的强制性要求。而选取慕课的原因是因为提高专业技能和个人学习兴趣的,仅仅占36.88%和25.63%。另外,在这份调查中,62.5%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一般,而认为学习效率“较差”与“较高”的则占7.5%和16.25%,“差”与“高”则分别为8.13%与5.63%。
为何会出现屡禁不止的刷课现象?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和网课平台可以通过刷脸、答题等技术手段防范大学生刷课,但是这些都是比较“低级”的,学生们为何选择“刷课”,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大学生选择“刷”与“不刷”,实际上是在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一种资源配置。
“这些学生经过多年的竞争进入大学,实际上一直处在资源的筛选中。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特长、人生发展如何安排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将精力放在看网课上,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刚需’,它无法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发展带来好处。作为学校,应当重视并且认真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选择,而不是无差异地统一要求上网课。”陈何芳说。
陈何芳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0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对于视频这种新兴的授课形式已经非常熟悉,也缺少一定的刚需。“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在‘起点’把好关,在网络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做好筛选工作,不能把很多东西都塞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强调‘输出’,要检验学生上网课后的知识转化情况,而不是简单地看系统刷没刷够时间。”
不少专家认为,学生“刷课”,更反映出一些大学老师的不负责任,他们不加筛选地把网课任务扔给学生,只要达到观看时长,就认为学生已经学好学会,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网课?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郭文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线上教学而言,老师对学生的第一个服务就是筛选优质内容,而不是笼统地推荐一门慕课课程。”
郭文革认为,一门优质的在线课程的设计包括内容的筛选、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以及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工具,这一切都是“大规模在线课程”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可能自己都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门慕课课程,就推荐给了学生,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完几十小时的内容,这可能是‘刷课’现象存在的客观原因。(叶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