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预案 切实做好复试准备
今年共有2.51万考生报考人大,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此次参加学校复试(含调剂)考生规模近5000人次。为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研考复试考务组织工作,人大研究生院在过往网络远程复试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相关工作流程,查找工作漏洞,充分做好突发情况下的复试应急处置预案。
“今年人大继续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对此,研究生院制定了周密详实的复试工作指导方案,并配有含应急预案在内的16个附件,充分做好复试准备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彦斌表示,学校坚决不因为疫情防控放松复试管理和降低录取标准,要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远程复试录取工作。
与此同时,人大还强化各院系的招生主体责任。各院系均成立了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学院的复试录取工作,包括制定复试办法、遴选和培训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复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上报等。
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复试现场,复试考务工作人员正密切监督考生的双机位实时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介绍,按照学校要求,今年复试所有考生均需准备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以“双机位”形式参加复试工作。
“今年,财政金融学院提前进行充分的复试准备工作,为确保网络复试顺利进行,学院提前组织考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软件测试工作。复试当天,信息技术中心专门为复试提供网络支持,全力保障复试当天网络平稳运行。此外,为做好考场多媒体设备与网络等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学院在复试现场安排了考务工作人员负责与考生随时沟通,学校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信息技术中心等技术管理部门也都安排专人值守。”庄毓敏说。
全程管理 确保科学公平选才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如何公平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此,人大在复试招生录取工作中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复试组织管理,严防考生违规作弊,严格调剂条件和录取标准,确保复试录取公平公正。
在法学院复试现场,除了专业知识考查外,复试专家组还会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面试,以期在复试过程中更好体现学校的人才选拔及培养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圣平介绍,在法学院复试面试过程中,院系会组建各学科领域专家组,对于一些外语要求较高的专业方向,如涉外法学专业,还会邀请外语专家对考生外语能力进行考查。
“法学院专家组在复试面试过程中更多侧重于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等。”高圣平表示,学院加大复试题库题量,确保试题难度有梯度,保证试题质量,不重复利用试题,确保每位考生随机抽取题目的公平性。
陈彦斌介绍,学校严格复试组织管理,积极推进招生信息公开,做到政策透明、流程规范、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今年各院系精心设计复试流程,科学安排复试内容,加强复试导师和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管理。在复试试题命制方面,学校加大复试试题题量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培养潜质。在复试过程中,突出复试专家组组长作用,由组长负责平衡复试题目难易程度,保障复试公平公正。”
今年学校各院系因地制宜有效开展网络远程复试招考工作,严防考生违规舞弊,切实确保科学公平选才。考前,各院系严格抓好“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和“四比对”(将报考库、学籍库、人口库、诚信档案数据库进行比对),并与考生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要求承诺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诚信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考中,落实好“一平台”和“三随机”(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规定动作。考后,做到复试材料按要求及时进行存档备查,确保复试工作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安全有序。
暖心守护 提升招考服务水平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考计划录取3000余人,报录比约为8:1。考虑到考生复习备考不易,在复试过程中,人大研究生院不断提升招考服务水平,为考生复试保驾护航。
“今年为做好复试考生的服务工作,我们组织了三项工作。一是提前组织考生进行复试模拟演练,通过让考生模拟体验,提前发现复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二是合理设置复试流程,充分备足试题库,细化考生测试、候考和复试环节。三是组织好复试培训,研究生院在复试前组织开展复试流程、复试平台操作以及网络故障处置等系列培训和模拟演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邓斌介绍,今年研究生院与各院系畅通考生咨询渠道,对考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回应,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咨询指导等招考服务工作。
据悉,2022年人大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已接近尾声,部分院系正在进行调剂考生的复试和接收工作。调剂考生须在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申报。各院系将根据考生在调剂服务系统报名情况择优确定调剂复试考生名单。符合调剂要求且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院系发布的调剂复试基本要求、申请流程,及时关注调剂复试名单、调剂复试内容与形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