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接触学习共同体,以为“不讲”就是大招。因此,教师选择在课堂刻意“闭嘴”,可是课堂效率呈现出了“野茅草地”的尴尬。的确,“不讲”只是学习共同体粗浅的形式外衣,靠“封嘴”是撑不起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思维大厦的。
现场有聚焦,关注学生当下的创生。在研讨会的课堂学习现场,刘梦莹老师执教《青山不老》,学生小彤对其他同学认为老人“忍受孤独”提出质疑。课后小彤说:“我觉得老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老人已经把树林与自己融为一体,在长期的岁月里,老人并不是忍受着孤独,而是享受着孤独。他把孤独融进了自己的生命目标里。如果他觉得孤独,他应该会跟自己的女儿去城里居住。这些在课文中有许多资料可以佐证,比如……”可惜,刘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敏锐地抓取关键信息“孤独”,及时进行引导性回应。一句“那么孤独,都忍受住了!可见老人种树的艰苦”,又引着学生回到原来的思维平层。
倾听有策略,关注教师倾听的磨砺。回顾以往的观课,诸如以上的“断电”非常之多。究其根本,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出现了错位。学生的思维创生已经到了更高层阶的状态,而教师的思维底稿依然还在山脚下。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认为教师倾听的敏感度不仅来自于对学生彻底的尊重和包容,更来自于脑海中教学目标的坚固设定。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上公开课努力使自己放松一点,建立基本的教学心理安全感,教师只有心中安全,才会彻底进入高度专注的倾听状态;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磨砺自己的耳朵,树立“学生的话里有内涵”的倾听观念;提升文本深层解读能力,不停地训练提取学生思考与文本本生的融合点;明白课堂的思维创生呈现为一个塔形状态,塔尖是教学目标,塔尖以下是学生自我堆砌的思维积淀,学生的问题若紧依着目标,塔尖可以拔高。
的确,随着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深入,挑战性话题的思维触角也许会来自学生,来自于当下的激发和创生,充满不确定性和可再创性。
串联有道法,迎接新挑战的来临。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学习现场,教师的倾听和反馈直接决定着课堂深度学习的走向和层次。课堂上,教师是否能敏锐抓取学生当即创生的关键信息,与自己的教学目标建立高黏合度的融合和攀升,是构建课堂深度学习力的关键所在。
不厌其烦地磨砺自己的耳朵,不断提升自己的深度倾听能力,是学习共同体课堂走向深度串联的保证。日本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的观点再次回荡——打开教室的门,使同僚形成同盟,形成共同体,形成教师成长新的学习力。而我们最终要做的就是磨砺倾听,抓住当下;解读文本,构建挑战。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