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基路面工程,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从大学女生篮球专项课,到多媒体数据通信技术……近日,北京工业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开赛,工、理、经、管、文、法等各领域,20门课程“红妆”登场。

摆事实、讲道理 课程思政是思辨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次的联合抵制指向棉花和新疆?”在北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杨韡韡的课堂上,这样尖锐又直击本质的提问时刻都在发生。即便在此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大赛上,她也丝毫没有收敛“锋芒”。因为在杨韡韡看来,“要把爱国的接力棒传到学生手中”,因此,要帮他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事实,并给他们一个独立且清澈的视角。

在这节思政微课上,杨韡韡从近期热点事件“BCI联盟”切入,以企业立场、市场机制、地缘经济等多维度对事件本身进行剖析。在仅有的15分钟授课展示时间内,她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让在场评委、师生“速读”热点新闻中的微观经济学,摆道理、讲事实,让爱国有理有据。最终,杨韡韡荣获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决赛一等奖。

对于杨韡韡来说,育人始终都是课堂的根本,这一点,在她的课堂中很早就开始践行——长年从事国际经济问题分析,每天阅读大量时政类新闻,每周同步更新教学案例及素材……这些“燃料”,都为她的课堂“助燃”。“我们的课堂,在教给学生知识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如今,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一种思辨的工具,为学生观天下、观身边提供载体。

门门课程通思政 课程思政“提鲜”课堂

世界上最大单体隔震建筑、世界上最快高铁速度、全球建筑界十大“高富帅”之六……这些,是隐藏在结构力学中的思政元素;

为什么城市中难觅小燕子踪迹?这是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2020年3月,北工大《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一份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校本化纲领性文件正式出台。随即,首批69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学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迎刃而解。在制度保障中,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党委常委会议。给校领导班子“排课表”,制定教授每学期授课数量的“及格线”。在考核机制中,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考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杠杆作用。“课程节节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成为北工大的育人“新课标”。

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把课堂教学组织好,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北工大副校长吴斌表示,通过举办此次比赛,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