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博士论文中的致谢信所描述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关于“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讨论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一片对“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肯定声中,我们依旧能听到一些不同的话语。这些话语往往质疑读书和命运改变之间的关联,认为改变命运的途径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有的观点甚至否定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我们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将注意力聚焦于探讨这个问题自身所具有的内涵意义。一方面,在这一争论中,“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中的“读书”更多地指涉接受教育,并非表示阅读书籍。论及接受教育与阅读书籍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到,对书籍的阅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但在“读书”这一概念的外壳下,这两个概念往往被混淆在一起,让人产生误解。
另一方面,“读书是否可以改变命运”的争论似乎也忽略了它出现的前提,即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吗?如果从功利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许多人也许还会反问另一个问题——读书难道不是为了改变命运吗?但这类观点的缺陷较为明显。一是,它过度简化了读书的意义。二是,它似乎也回避了另一个问题,即在命运被改变后,读书人又该如何?还继续读书吗?三者,这种缺陷也许也与“改变命运”的评判标准混乱有关。简而言之,一个人到底完成什么样的目标才能被认为是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呢?
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回到阅读活动本身,关注另外一些问题,例如,我今天读了什么?我读懂了吗?我从中又收获了什么呢?这些问题也许才是“读书人”应该关注的问题。
阅读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促进个人的思考,养成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没有什么忧虑或悲伤是一个小时的阅读无法舒缓的。”从孟德斯鸠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还可以放松读者的身心,使读者获得纯粹的阅读快乐。通过读书,“读书人”似乎获得了打开无数未知世界的大门钥匙,在由文学作品开辟的新天地中畅游翱翔。
通过阅读,读书人们继承与延续了先贤前辈们积累下的知识和智慧。对于这一点,包括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和美国科幻小说家卡尔·萨根在内的许多人都曾表示,阅读使读者能够与千年前的哲人名仕在书中对谈激辩。在阅读中,“读书人”可以了解周遭的世界万象、人间百态,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达到宋代大儒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总而言之,这场争论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那么,我们何不搁置争议,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开始阅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