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是课堂教学中矛盾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必须敢于“革”矛盾主要部分的“命”。学程研究就是从“教”的频道切换到“学”的频道,旨在破解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部分。

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学程研究到新学程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次迭代。

如果说学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教学教得过度的纠偏,那么新学程研究则是基于挑战任务的学,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基于深度探究的项目化学

新学程就是让教学在顾此失彼中找到连接与融合,让核心素养实现课堂上的教学转化。

为什么提出新学程

“学程”一词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程设计》一书。但是书中提供的“学程”,是指课程建构以及提供的学模式。

而我们理解的“学程”,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它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把课堂学过程让渡给学生,动态生成的一种利于学生“学的过程”。

年来,我们又提出了“新学程”实践研究,与正在经历的一场范式转型下的教育变革高度相关,即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课程教学探索。

现代学校的“加工”模式是适应17世纪中叶以来展开的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因为蒸汽机和纺织厂等现代车间需要大量熟练操作的知识工人。但是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未来智能化社会发展,大量的操作工人不再需要,需要的是会合作的创造者。

范式层面的变革必然带来概念系统的转变。全世界范围内如“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深度学”“真实”“高阶思维”“项目化学”“真实问题情境”“合作学”“跨学科统整”“STEAM”“单元整体教学”“批判思维”“逆向思维设计”“创新能力”“大概念”等一大批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理念:学校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去适应未来不可预测的智能化社会。

今天,我们培养学生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而不再是推进一种以应试教育为特征、适应工业革命的学校教育模式。因此,我们提出新学程实践研究,不是搞一个噱头,也不是玩概念、吸引眼球,而是基于“立德树人”要求提出的。

如何理解和落地新学程实践研究

所谓“学程”,是一个从建构课程到学过程的统一。打一个比方:课程就是为了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提供什么样的“营养餐”,需要进行食谱设计、食材采购、食物加工、食物品尝,即课程的建构过程。学过程就是如何帮助人们把加工的食物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吃下去,确保身体健康。

儿童的学方式,既有间接经验的获得,也有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常常表现为两种方式: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书本知识学,更多表现为间接经验的获得;基于生活体验和感悟的经验实践,更多表现为直接经验的获得。

,需要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链接起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过程,也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不要把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是儿童全部的学生活。

因此,我们把新学程界定为“从课程重构到学程再造”的一个过程。

一、新学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课程重构。

实际上,课程和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整体,是作为教师和学生双边教育活动的一个完整结构,是从上到下的儿童发展过程。所以,新学程研究就是把课程到教学这样一个过程进行完整的设计、完整的表达、完整的传递,形成一个闭环结构。

如果研发出好的课程,但教学过程做不好,也不能把好的课程在学生那里落到实处;如果课程设计不好,我们的教学再努力,学生也只能经历一些错误的或是低效的学过程。所以必须把课程与教学链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建立我们的教学思想。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行为,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幸福的成长。

我们沿着“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德如玉、智如泉”幸福教育20个核心要素)→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重构→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整合和添加校本学资源)→课堂学”的路径,在学情分析基础上,在学科专家指导下,学科全体教师完成某个学科的“课程重构”。

教材是用来落实课程标准的,教材本身不是教学的目标。因此,摒弃一节、一篇、一题式的碎片化和凭着感觉走的传统低效教学,进行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才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为此,我们需要把每个学科的“课程重构”通过模型化、结构化表达出来,通过讲解、观摩、讨论、内化、实践,才能让全体教师把学程实践研究变成自觉的行为。

二、新学程实施的第二个层面:学程再造。

从课程到教学这样一个整体的结构,到了学生这个地方,就是如何更好地通过吸纳知识、掌握技能、自主建构、发展思维,更好地支持成长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程再造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从课程到课堂教学的完整表达和呈现;第二个是观察和研究学生学的过程,或者说是学生自我和同伴建构的过程。

第一个层面我们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基础课程),如《幸福语文》《幸福数学》《幸福英语》。适课程(拓展课程)进行生本化实施,指向个化发展,如《公共选修课程》《自主选修课程》,再到主题课程(实践课程)的《超学科课程》《玉泉农场课程》等,强调的是直接经验的获得。

第二个层面我们把学过程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教学支架,通过提供“工具箱、资源包、脚手架”和“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把学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和同伴建构。

学生学的过程就是要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明火执仗地告知学生,而是把学任务群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创新等方式实现,要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在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包括学生的核心素养、幸福教育核心要素、学科核心要素、方法与策略、价值观判断、社会和情感的发展等)的过程中,在促进低阶思维发展的同时,通过“知识深度等级任务群”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任何学的过程一定是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范式,即通过材料、事例、案件等,让学生从中去搜集信息、进行整合和判断,发现其中一些模糊的观点、道理、原理等,通过自主思考、同伴研讨,对发现的模糊观点、道理、原理等进行基于经验的分析和同伴会商,然后提出有效的、聚焦的、联结的观点、道理、原理等问题,再基于某个观点、道理、原理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通过不同的“独学、对学和群学”等学方式,能够解决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限于时间、空间、资源等要素的制约,可能这个问题当场没有解决,但是不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里的关键不是问题解决了没有,对于儿童来说,没有解决好问题属于正常,主要是学生的惯、能力、方法、思维、情感是否因此得到发展。

经过几年的“课程重构和学程再造”的新学程实践研究,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度显著提升,在连续四年的学业质量监测中一直居于“双优区”,特别是在高阶思维方面,语、数、英水四和水五的比例高出均5-10个百分点。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实施水明显,涌现出一大批市区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提交的《课程重构、学程再造——小学生高阶思维水发展的学程设计实践研究》被评为一等奖。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