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发布“山寨”版的“叶圣陶杯”竞赛只要交万余元就可保证获奖的消息。记者调查发现,网上确实存在两个包含“叶圣陶杯”字样的赛事。其中一个名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竞赛白名单中;另一个名为“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系列赛事,并没有出现在任何竞赛白名单中,因而是不折不扣的“山寨赛事”。

两年前,教育部发布教育竞赛白名单,义务教育“四大杯赛”全部退出,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如此严格管理之下,“山寨赛事”为何仍可大行其道?这是不少人心中的一大问号。根据赛事白名单制度,识别“山寨赛事”并非难事。实施白名单制度的底层逻辑是,由监管部门发布白名单,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识别真伪的依据,由此淘汰掉那些不正规、没有合法资质的竞赛。不过,从“山寨”版“叶圣陶杯”大行其道可以发现,这一制度设计遭遇挑战。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山寨竞赛”,搞的并不是真竞赛,而是以竞赛为名骗取钱财,利用的正是一些家长盲目追捧竞赛,明知竞赛是假的也会花钱买奖的功利思维和虚荣心态。“山寨竞赛”在某种程度上与“骗子大学”情形类似,后者根本就没有办学,而是搞一个虚假大学网站行骗,兜售的是假文凭。要铲除虚假大学,当然不能依靠监管部门取缔本来就没有的虚假大学,而是要根据虚假大学的诈骗实质、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惩处和治理。治理“山寨竞赛”也应同理。据媒体报道,对于年复一年出现的“山寨竞赛”,正规竞赛组织方也十分困扰,但除了发文澄清之外并无有力的应对之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也效果不佳。如果“山寨赛事”还有组织机构,还可找到明确的起诉对象;而如果“山寨赛事”搞的就是卖奖运作,仅靠正规赛事组织方维权,根本就是无从下手。

明明没有进入白名单的竞赛竟然也能有生存空间,有人将其归因于家长不知情、被忽悠。但是,如果一个赛事宣称只要交钱就可保证获得一等奖、大奖,那么这绝对不是什么正规比赛。这难道不是常识吗?“山寨竞赛”之所以有生存空间,还是因为功利、虚荣支撑起了不小的市场需求。然而现实是,竞赛或证书与升学已脱钩,家长执着于用获奖来炫耀、“晒娃”,非但无助于升学,还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误导。从具体行为看,有具体经营机构、只要交钱报名参加竞赛就可获奖的“山寨赛事”,有非法经营、破坏正常市场秩序之嫌;而没有具体赛事活动、报名者只要交钱就给奖的赛事,则有欺诈之嫌。司法机关可根据相关线索采取行动,斩断“山寨竞赛”背后的利益链。

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发展,不要盲目追逐竞赛。与此同时,有关行政监管与司法部门也要共同发力,引导家长回归理性,彻底铲除“山寨竞赛”的生存土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