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秭归农村,活跃着一批青年,他们在葆有青春朝气的同时,多了几分挚爱与坚定。每当走近他们,我都能感知他们身上所散发的青春热度。
我是2018年1月来到湖北省秭归县工作的。刚来秭归不久,我就听说我们梅家河乡三掌坪村有一位有名的“椿姑娘”。在周围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青年能人宋玉琳,心系家乡和乡亲,大抓蔬菜和香椿,达到产量有奖金。”顺口溜中的宋玉琳就是这位“椿姑娘”,是一名80后返乡创业青年。
后来,我多次来到三掌坪村,走进宋玉琳所创办的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了解合作社的运行情况。见到宋玉琳,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始终保持着灿烂的微笑。我想,这灿烂的微笑里包含着苦尽甘来,也包含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
宋玉琳告诉我,8年前,她放弃在城市里的餐饮生意,回到家乡成立了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老百姓发展香椿和辣椒。“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面对家人和乡亲们的不理解,我曾经流过两次泪。”为了把辣椒卖出去,宋玉琳把辣椒拉到城市,整夜整夜守摊,4岁多的儿子就睡在车上。
这些年,通过宋玉琳的不懈努力,种植香椿的农户由最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180户。现在,宋玉琳也搞起了电商和直播带货,老百姓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阔。我深刻地体会到,农村产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像宋玉琳这样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通过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作共赢,激活乡村发展。
2019年年初,80后海归硕士孙明洋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央企的工作,自愿来到我们九畹溪镇初级中学义务支教。看到孙明洋,让我想起10多年前自己支教时的经历。刚开始的时候,我心存疑虑:“孙明洋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孙明洋能否和学生打成一片?”
后来,我利用下乡的机会,经常到学校看望孙明洋。每次见到他,他都是乐呵呵的,笑起来像个孩子王。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告诉他,在贵州支教时,我经常到学生家家访,吃住在学生家里,通过家访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我担心孙明洋夜深人静时会感到孤单,就和他分享我在贵州支教时是如何克服孤独寂寞的。
“您是我们见过的在课堂上笑得最真诚、最乐的老师。”“您的课特别幽默风趣,我们在哈哈大笑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让我备感欣慰的是,孙明洋很快走进了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哥哥。支教期间,孙明洋的家人来到学校,看到孙明洋的成长与进步,家人流下了幸福与感动的泪水。我时常想,在学生心中,孙明洋一定会为他们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在孙明洋的青春记忆里,这段支教经历一定是最难忘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呼唤更多像宋玉琳、孙明洋这样的青年返乡、下乡、兴乡,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当我们把火热的青春安放在广袤的乡村,让青春之花在广袤的乡村绽放,我们的青春就会别样灿烂,我们的青春也就有了更为厚重的含金量。
(作者为湖北省秭归县干部,曾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