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是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整个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复杂性、综合性问题。客观来说,以心理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为切入点,从体制机制变革入手,可以有效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和可持续发展。
因时因地优化随迁子女的入学制度。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以城市常住人口为基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兼顾教育资源分配均衡的基础上,为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的随迁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在思想认识上,打破本地人、外地人、城市户口、外地户口等社会身份对入学的限制。要合理、科学地设定随迁子女的入学办法及入学规章,考虑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特点,合理设置随迁子女入学的标准,精简审批准入条件,明确准入条件的优先顺序。
完善随迁子女教育的综合管理体系。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就学的多元综合治理体系。在流动人口流入地承载力范围内,为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积极关注随迁子女的总体学习情况及心理发展状态,为其配备专门的指导员及相关教师。学校应该定时安排随迁子女家访和多种多样的帮扶活动,及时关注随迁子女的生活状况。加大对各级各类接受随迁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民办学校教育服务的购买力度和财税补偿力度,破解公办学校学位饱和的问题,推进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另外,结合随迁子女受教育的现实需求及存在困境,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新建居住区要与配套学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居住区,要统筹建设配套学校,确保有足够的学位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建立健全随迁子女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保障学位供给。建立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畅通社会各界对随迁子女教育质量监督的渠道。完善随迁子女教育内容,促进随迁子女教育质量提高,保障随迁子女获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同时,树立新的融合教育理念,加强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城乡学生的教育融合。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配置涉及随迁子女的教育资源。增加随迁子女流入地中小学教师的编制,加大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培训,积极关注随迁子女的教育资源获得途径及获得结果,并根据情况灵活调整有关政策。加大对较多随迁子女学校的教育支持力度,支持各地在盘活事业编制存量的基础上,确保接收较多随迁子女的学校有充足的教师队伍,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的运作机制。完善政府购买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的标准,建立随迁子女教育成长支持性政策,构建随迁子女就业服务平台,完善随迁子女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的综合治理运作机制,主要通过科学制定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完善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监督系统,最终实现建立一套“指标—服务—监督—反馈”的随迁子女综合治理系统。
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治理,以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为价值追求,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