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的确,育人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是学校任何泛在空间的事情,学科育人中的多维度融合,能唤起课堂上学生更多的共鸣,让育人变得更生动、更自然。
学科特质中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教育重要的形式表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仪式感使学生通过特殊的情境,获得了庄严而神圣的价值引领。
一次听小俞老师的五年级体育课,有这样一个细节:体育老师在学生跳绳热身后,请他们把绳子整齐排列在操场一侧,这使我想到体育课中特别的仪式感问题。体育课应该有特别的仪式感:上课前,先要把外衣脱下来放好,检查裤袋里有没有硬物;结课时,要披上自己的外衣再离场。在体育课堂的具体要求上也是有仪式感的,如同伴的鼓励有特定的仪式,互相拍掌或拥抱,进球成功了还可以做个特殊动作。当然,这个仪式感也包括对自己体育用具的珍惜。
其他课也需要仪式感,音乐课是通过唱歌完成师生问好的,语文课是每天有“新闻播报”的,数学课是要把错题积累成“错题本”的……学科特质的仪式感,让学科之间有了更显著的差异,也使学科对学生有了特殊意义。
学科内容中的亲近感
小杨老师上一年级拼音课《aoouiu》,在学习“ao”的时候,小杨老师借助奥运五环的图片,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如果我们从孩子的生活视角出发,就会发现上这一堂课,更好的是呈现2022杭州亚运和北京冬奥会的相关准备照片,因为这些图片能拉近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和体育健儿自豪,在知识传授中融合爱国爱乡教育。
学科育人中,如何使学生感受到亲近是很重要的途径。只有学生觉得知识是亲近的,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链接的,是每时每刻都和我们发生联系的,才真正实现了“五育融合”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要把“价值亲近”作为核心导向,让学生想学、易学,将育人的要求与小学阶段的认知、心理水平吻合,才能让学生在起步阶段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学科交往中的镜像感
著名神经心理学家吉尔科默·里左拉弟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它所担负的功能是“追求与他人的一致性”。他指出:“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显示了我们对他人在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所作所为会建立一种生物学反应。无论一个人把自己想象为多么完全独立而分割的个体,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注定了更要模仿别人,每一个人所学到的一切都在一种社会关系和我们所身处的群体中不断被点缀、丰富的。”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镜像。小葛老师的一年级科学课《校园里的植物》,学生在校园里记录植物的样子——画的时候,老师要求不要趴在地上,但他提供的两种方法站着和蹲着对孩子来说办不到,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趴在地上。这时,教师的调整和示范就很重要。小葛老师修正了自己原来的要求,示范在台阶上或者花坛的边缘上画,这自然更适合当时学生的需求,学生很快就有模有样地学习到了。所以小学教师负有独特的使命,带了几年的班级,学生就具有了老师的“模样”。
“育人”是教育的使命,教育的独特使命和价值,在于其能够为人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课堂是学生最为持续的生长环境,当学科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拥有宽广的思维和视野,关注学科的特质、学科内容的亲近、课堂文化的营造,学科育人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紫阳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