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我是个差生,有很多问题不明白。

比如,那个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过了那条线,时间就多了一天或少了一天?做题的时候,也知道怎么加怎么减,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小学的一道数学题,部分除以占比就等于全部,感觉跟变魔术似的,至于为什么,不知道。

问同学,他们说,你会做题就好了,想那么多干嘛。

也想问老师,但总是没有机会——课堂上,老师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下课就回办公室。

去办公室问?我的求知欲望还没有大到可以战胜对办公室恐惧的程度。再说了,我的问题说不定还会被老师鄙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上课干嘛呢?

不懂就不懂吧,安全第一,再说了,不懂又不会死人。

可是,常常憧憬,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问一下:谁还有不懂的问题?

后来我考进了一所师范院校,学历史。

模拟实习的时候,要求讲《官渡之战》。

我让“学生”(同学扮演的)先读课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结果提了一大堆,写了满满一黑板,我看着都头大。

然后就是逐一讨论解决,一些知识性的小问题好解决,很快搞定,但是有些就“跑题”跑到姥姥家去了。

记得书中提到一句话: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

他们问:怎么声东击西?曹操怎么知道袁军的屯粮在哪里?

然后七嘴八舌各种吵吵,别说观课的老师头大,我都头大。

结果,时间到的时候,啥结果也没有,草草收场。

但是,后来有几个男生跟我说,你这课虽然没什么章法,但我第一次发现,其实历史也挺有意思的。

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能激起别人的学习兴趣,那是不是意味着至少这个方向是对的?

学习学什么?学不会的。如何知道学生哪里不会?让学生问。这就是我当时最朴素的想法。

为人师后,学历史的我教了语文。

课堂上,让学生提问,然后讨论解决,学生往往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很喜欢。

但是,热闹有了,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深度。

比如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的问题多集中在那些浅层的不知道的问题上,像文中引用的他们一起读的那些古文。不是说这样的问题不可以问,而是说仅仅解决这些字面上的浅层问题是不够的。

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最起码要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分享什么或者告诉我们什么。

比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想要表达对逝去的纯真童年生活的怀念。

比如鲁迅的《孔乙己》,就是揭露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那么,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靠老师讲解把这一“内核”挖掘出来呢?

我找来一篇自己从没读过的鲁迅的文章,试着不参考任何资料去阅读。

回放一下自己是怎么读懂的。

《狗的驳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我为什么傲慢?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像狗那么势利,从精神上高狗一等。那么,我为什么觉得狗势利?因为,我认为,狗之所以在我背后叫,是看我衣履破碎像乞食者)“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狗的话意思是我只能分清破和新,不像人类那样分得那么细。分得细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类比狗更势利)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我”为什么逃走而不是留下来和狗辩论?我推测,首先,狗说的是真的,人类本就比狗更势利,“我”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其次,“我”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敢面对自己表现出人类的虚伪与虚弱。因为“我”就是靠着这一层虚伪来维持着作为人的尊严,一旦揭开,精神世界便坍塌了)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作者在不停深入反省和解剖自己)

现在再回过头来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综合前面细读过程中的提问回答、追问回答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揭露和讽刺人类的虚伪、虚弱与势利,同时展现了自己深刻的反省和自我解剖的精神。

那么,我是如何达成这一理解的呢?也很简单:“阅读——提问——回答——追问——回答”,循环往复。

如果我可以这样达成目标,那么学生也可以,只不过因各自阅历、体验不同,最后解读的高度会有差异而已,但是无论怎样,在这个自问自答、自我解读的过程中,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会得到充分锻炼的。

于是,后来在我的阅读课上,便有了传说中“静悄悄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各自静悄悄地阅读,然后进行重点的交流和难点的讨论、分析。

随着大家阅读实践的增多,关于提问和追问便有了一些结论:

其一,并非所有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那么,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很简单,第一标准是真实,无论这个问题多么简单,只要的确是不懂的,都是有价值的,因为问题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大门,如果明知故问或者为了考别人,那就失去问题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了。

其二,问题有高级问题和低级问题之分。

简单的知识性未知问题是低级问题,比如我们看到一句话:人类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那么,我们很自然地就会问:超声波是什么?这是基于人类本能的一种提问。

通过前后勾连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发现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是高级问题。比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开头说,马妈妈每天都和小马在一起,那么让小马过河的时候为什么不陪小马一起去,而是让小马自己去碰壁再回来找妈妈呢?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是要有前后联系的能力的。

其三,追问是在大量提问训练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能力。

其实,这就像烧水,只要不断加温不断加温,到了100度自然就开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不断示范则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如果说提问是大面撒网,训练孩子思维的横向宽度的话,那么追问则是深耕细作,训练孩子思维的纵向深度,纵横交错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思维网络。

(作者系原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问之力课堂提出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