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孤独症领域近10年,经过沉淀和积累,今年我们终于入选百强学生社团!”温州医科大学星海公益中心指导老师陈小英感慨颇多。

近日,由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活动落幕。经过校园选拔、社团展示、网络投票、技术筛查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历时7个月,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等100个学生社团最终入选。

这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第三届“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活动。自2020年12月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共有933所高校、2500余个社团参与,展示投票页面访问量累计突破千万人次。

据了解,本次活动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涵盖“思想理论”“学术科技”“文化体育”“志愿公益”等7个类别的学生社团,参与高校与上一届相比增长近七成。

基石:思政教育融入社团建设

202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

作为本次“百强社团”之一,花卉协会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已有36年传承。“拂去鲜花和绿叶,花卉协会最重要的根基在于组织建设。”该社团指导老师陈星星说,花卉协会以党建带团建,征选专业素质过硬、品德修养较高的党员教师对学生社团工作开展指导和管理。

据介绍,社团定期开展“三会两制一课”,邀请思政课教师上党课,积极鼓励协会团支部参加学校和河南省共青团每年一次的“活力杯”微团课比赛。

成果显而易见。2019-2020年,该社团举办的22项活动中,除了艺术插花、盆栽造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抗疫志愿服务、科技支农等活动更成为他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鲜活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由此,责任和担当深深刻在每一位协会成员的心里。在花卉协会负责人倪嘉晨看来,社团活动属于一种隐形教育,组织建设作为其核心和基石,对大学生们思想觉悟的提高、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厦门大学党规党纪学生研习社的骨干成员,是厦门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硕博士班级党支部书记、党员。他们将日常社团活动与法学专业特色相结合,借助廌园先锋理论学习会、知识竞赛、专家讲座、青年讲师说、剧本杀等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形式,让思政学习越来越“潮”、党建氛围越来越“活”。据了解,研习社依托法学学科平台举办的“全国高校党内法规研究生论坛”,共吸引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相关专业研究生投稿,累计邀请40名专家学者和60名获奖研究生代表参加线下论坛,集中展现了高校学界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小社团,大思政”。在传统课堂之外,学生社团正成为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为打造有理想、有信念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出更多可能性

一根类似于打高尔夫球的球杆,一个酒瓶状的球门,一个木头做的球……在浙江工业大学,小众项目——木球正变成校园中的“网红”运动。这背后离不开浙工大木球社的推广和努力。

在浙工大木球社成立之前,传统的校园体育项目,要么限制人数和场地,要么难以激发同学们的运动热情,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成为体育教师陈嵘的心头大事。

接触和自学了木球之后,陈嵘慢慢构建了木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2006年,木球社应运而生。作为竞技体育的有益补充,木球因其简单易学、场地易得、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成员中大部分都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浙工大2020年举办的第14届木球锦标赛中,共有22个学院、321名师生参赛。

陈嵘认为,必须跳出体育看体育,“不仅要让‘宅男’走出宿舍,更要让校园体育走向社会。”

2020年12月6日,木球社举办栖霞岭社区木球公益活动,吸引了大批中老年群体的积极参与,也让社团通过“校内+校外、体育+公益”的多样化活动,迸发出蓬勃向上的活力。

这样接地气的实践创新,在此次参与活动的社团中并不鲜见。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无人机创新团队成立于2014年11月,从初创期的5名工学院学生,到如今的近400名成员,同学们把对无人机的兴趣“培养”得越来越“主流”,从主体表演,到防治虫害,再到消杀防疫……

以防治虫害为例,7年来,团队作业过的田块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累计面积超过60万亩。他们在实践中经验积累越来越多,实战能力越来越强,是国内唯一一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飞防团队。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无人机防治虫害,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防治成本,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在指导教师武志明看来,“从面朝黄土到仰望天空”,体现的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团队同学立足实际,已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创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既能感受到兴趣的力量,更能强化身上的使命感,实现了实践育人的初衷。

破圈:在广阔天地寻求“圈外”价值

墙内开花也要墙外香。“破圈”成为本次“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关键词。

据统计,此次入选的百强学生社团中,活动主题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济困助学、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等方面。2020年,70%的百强学生社团都积极接入社会议题,在助力抗疫、复工复产、扶贫攻坚等方面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武汉工程大学青语创新团队是一支涉足于互联网+公益、新媒体运营、创新创业等内容的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全校14个学院,专业不尽相同。

团队负责人刘宇记得,在武汉疫情期间,农产品长期依赖的线下交易几乎“停摆”,湖北宜昌市秭归血橙销量大受影响。

青语创新团队组建销售组、对接组、设计组、推广组等专业小组,通过线上宣传推广、上架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社区对接等方式,累计帮助秭归县农户售出因疫情滞销的血橙2万余斤。

如今,疫情形势好转,团队制作的整整100页策划书已经很久没再打开,但疫情期间团队积累的助农经验和模式,已经成为青语创新团队的持续公益项目。

温州医科大学星海公益中心指导教师陈小英表示,其实,说实用性是志愿公益类社团的生命力也不为过。

自2012年成立以来,温州医科大学星海公益中心一直专注于孤独症患者家庭的志愿服务活动。在陈小英看来,孤独患者症家庭的帮扶工作存在复杂性、系统性和艰巨性。为此,他们依托“医学生-医护工作者-孤独症患儿家长-社会大众”四维模式,打造了“诊断、培训、康复、融合、关怀”五位一体服务体系。

除了为孤独症儿童举办绘画作品展之外,星海公益中心还开展了家长培训、家庭生活支持服务、医学专项服务、大众宣传等活动。据统计,9年来,4112名志愿者已经为2987个孤独症患者家庭提供了服务,社团还建立18个志愿者服务基地,志愿活动覆盖浙江、山东、陕西等12个省份。

“星海公益中心的活动设计注重有的放矢,我们前期都会深入孤独症群体展开调研。”陈小英表示,团队建议同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前,能深入帮扶对象,从多个方面调研他们真正的需求。

在刘宇看来,获奖永远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新起点。“百强社团的荣誉记录了青语人的成长,更激励着我们前进!”

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高校社团文化百花齐放,更多优秀社团还在路上!(陈茜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