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楼的时候,听到电梯里几个大姐在讨论,孩子放假了怎么办,呆在家里都去上班了根本没人管,送到补习班去呢听说校外培训都得取消。(有的学校开展托管,家长倒是省心,可是孩子又不一定爱去)是啊,放假了让孩子干点什么呢?我低头笑了笑,心想我倒是没这个问题,大学老师有带薪休假和孩子一样也放假了。不过假期应该如何去度过倒确实值得考虑,只是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从来没管孩子他真的想做点什么。

其实假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就是电视机电脑有时候用久了我们都会说让它休息下吧,何况人呢。超负荷运转的人如果不休息,其生产力也会大大下降。假期是缓解压力、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时间。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不休假,那么罹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要提高三成。假期有助于改善睡眠规律、提高反应速度,让人在长期紧绷的高压状态下得到缓解。最重要的是,假期在心理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那就是我不干活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放假了。对孩子来说也一样,放假可以是他们用以逃避作业的理由。

问题在于家长是否真的认可他们可以用这种理由去玩,去逃避学习?

我想,假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机会。我们都很爱孩子,但是很少和孩子交流,因为我们以自己世界来看待孩子,还认为自己是对的。有时候不交流、不说话,命令才是我们自我感觉最好的方式。我知道每个父母肯定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表达和交流其实很重要。很多父亲和孩子很少说话,很少聊天,时间一长也更难开口了,开口你也觉得尴尬。孩子跟你说话,你要是要表达一点情感,他也会觉得尴尬。你跟孩子说爸爸很爱你想和你聊聊,他可能觉得莫名其妙,我爸是不是今天疯了,吃错了药,好奇怪。

当然,父母吃的盐确实可能比孩子吃的饭还多,但是和他交流是为了培养他的自主性,尤其是当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人生其实处处是选择,但是日常的学校生活留给他的选择权并不多,假期如何度过是未来人生如何度过的缩影,他需要权衡利弊自己选择,我们也可以引导他去规划。我们其实也不用低估孩子对自己控制的能力,觉得他一定会让自己玩疯,当你表达了情感又掺杂了理性和他交流时,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并非没有自控能力。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培养他的自主选择感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自主?比如说我在超市里看到妈妈带着小孩买可乐,孩子自己去货架上拿了一瓶可乐。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每次跟我妈去买可乐,我印象非常深刻,每次都是我妈自己拿瓶可乐给我。可乐嘛,机械化生产的产品,每罐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自己去拿和她去拿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去拿这就是让他有自主的感觉。我们一定要给他这种自主的感觉,他需要自己选择、需要自己安排、需要自己决策。你告诉他、引导他,然后教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哪怕他的选择你觉得再糟糕,只要不违反原则也没有恶劣后果,他决定了那就去做。别觉得“这个是弯路,不要走”,我们跟孩子说这些话是没有用的。小的问题就让他去走,没试过犯错,长大以后还要弥补这些弯路。有时候你的人生经验讲给他,他不会听,只有自己经过才知道艰难,父母少说“不要如何”,越说不要,孩子就越要。

自主是孩子必须要经过的路程和良药,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服从而非自主选择才是主旋律。假期的健康是会反弹的,研究发现,休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假期带来的健康和心理益处都会慢慢减退。但是对孩子自主的培养是不会减退的。

当然,我也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的家长说,万一孩子就想撒开了玩怎么办呢?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一周做一个实验?其实家长也不用怕,无意义的娱乐是最能让人产生空虚感的事情。真放开了让孩子随便玩,孩子也不会只做无聊的事情。(喻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