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上我还是新兵,希望和95后00后学生一起前进,实现我们的科研理想。”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9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学文说。
今年31岁的王学文,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小乡村。他从江西出发,一路成长到教授、博导。作为教授,他潜心科研,期望推动飞秒激光技术发展;作为博导,他带领着数名95后学生一起追梦。
潜心钻研,飞秒激光技术在工业上的运用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大家会经常看见一个走路很快的老师。
“要做的事情很多,总是会不自觉地加快走路的速度。”王学文笑着说。
12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跟随王学文来到他所在的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先进材料与器件飞秒光制造中心。穿戴完洁净服后,进入实验室,只见多名身着白色洁净服的学生们正忙着做实验。
“学生正在进行微型陶瓷飞马结构的纳米打印,这个要用电子显微镜才看得到,它的整体大小约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该校95后博士柴年垚说,他正用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微纳激光加工系统进行三维纳米光刻。
实验室研究聚焦飞秒激光展开。“飞秒激光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技术,飞秒激光加工一方面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瞬时能量,且精确可控,同时与材料作用时间非常短。”王学文介绍。该技术的第一个成功产业化运用是在医疗上,如利用飞秒激光矫正近视。
“目前,激光器的价格已经降低了很多,但相对来说飞秒激光光源还比较贵,因此飞秒激光技术在材料工业应用领域比较有限,我们想在这一领域做一些探索。”王学文介绍说。
目前,王学文正聚焦飞秒激光做材料改性和加工,钻研飞秒激光微纳加工,主要从事薄膜微纳器件、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和超快光谱动力学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成归国,做研究自己动手建起实验室
王学文的实验室,陈列着各类实验器材,飞秒激光器、扫描振镜、光学参量放大器、光谱仪、光学平台、手套箱等系列实验器材。
“这几套系统都是王老师亲手搭建的,购买零部件,然后王老师自己集成开发,目前这些实验平台能支撑我们开展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柴年垚说。
2018年10月,武汉理工大学开始筹建先进材料与器件飞秒光制造中心,学校向王学文抛来橄榄枝。次年年初,他结束在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来汉。
实验室装修前,王学文跑到不同光学实验室学习和参观。
在实验室装修过程中,为保证材料的质量,他亲自跑到建材市场挑装修材料,亲自设计实验室内部装修。最难的是搭设各种实验平台和装置,需要将各种光、机、电零部件进行组装、调试、测试。
“那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经常一不留神就到深夜了。”王学文回忆,他经常是忙到凌晨两三点。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第一套系统。2019年12月底,实验室建成后,王学文便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目前,他主要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科技攻关项目。
90后博导,与学生相处开心又紧张
“第一名学生找到我时,我既开心又紧张,就好像拍照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合适一样。”王学文笑着说。柴年垚、曾终乐和岳云帆三名男生是王学文最早带的一批学生。今年,王学文还多了一位00后“准学生”李盛,目前他已经直博,明年将正式加入实验室。
两年前,曾终乐和岳云帆就找到王学文,想跟着他一起做研究。王学文带着他们学习光学领域国际前沿最新成果,阅读文献资料。实验操作时,他一步步指导他们。“王老师最初和我们交流时,能感觉他有一些紧张。他会反复跟我们说,有不清楚的都可以随时问他,也会反复确认我们是否弄懂知识点。”今年已经成功转为博士生的曾终乐说。
在王学文耐心的指导下,当年两名学生出色地完成了关于微纳陶瓷3D打印的本科毕业设计。曾终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王学文既是老师,也是兄长。“他很尊重我们的科研兴趣,非常有耐心,很好沟通交流,经常会有同学说,羡慕我们有这样的老师。”
平常王学文和学生相处时,就如同朋友一样。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聊生活中的趣事。学生有科研压力时,他会以乐观心态开导他们。
面对学业,王学文却是十分严格。学生进入课题组后,王学文会和他们深入交流,了解科研兴趣和未来规划,针对性地做指导。他还给学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具体学习目标。学生做学习汇报展示时,他会严格要求到每张图片。
今年,王学文还走上讲台,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结构化学》和《半导体材料》两门课程。“当老师真的很开心,在讲台上分享知识,指导学生做研究,都让我很有成就感。”王学文笑着说。
农村娃娃,
从小爱科学一路奔跑追梦
王学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最初的科学启蒙来源于生活。小时候,他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科学,可家中的各类家电为他打开了科学世界大门。从小,王学文就是邻里间最喜欢的小孩,村民们都会打趣问他什么时候上大学,他自己也悄悄地在心里盘算过自己多少岁上大学。
小学、初中王学文一路勤奋求学,初中时,他开始住校,彼时的校园还没建起学生宿舍。白天,王学文和同学们在教室上课,晚上就把被子铺在课桌上睡觉。“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还是很辛苦,可是我就是铆足劲地想上学,想实现小时候的梦想。”王学文回忆。
2008年9月,王学文考入重庆大学。2011年7月,中国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王大珩老先生离世。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所写的追思文章,让王学文深受触动,读完徐叙瑢院士的文章他心血澎湃,萌生了科学报国的理想,并对王大珩院士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充满向往。
2012年,王学文来到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师从郑立功教授和张学军教授。长春求学期间,王家骐院士教授的《光学设计》课程最令他难忘。“王老先生希望我们掌握更多基础科学知识,做工程时有更多思考,做研究型工程师。”王学文回忆,当年70余岁王家骐院士的科研理念带给他很多思考。
2014年6月,王学文获得全额奖学金,前往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刚到学校时,有些‘水土不服’,组会上听不太懂大家探讨内容。”那段时间,王学文每天早上7点就去学校学习,到深夜2点才离开。他一个一个知识点的认真学习,3个月后逐渐跟上了课题组的步伐。2014年到2017年,王学文在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习,随后继续在该校开展博士后工作。
回国后的王学文,忙碌是常态。说起王学文,他的学生同事都会说王教授好像永远不会累,一直战斗力满满。
王学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求学科研路上得到了太多前辈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能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做出成绩,不负前辈们的鼓励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