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岁开始接触冰球,金风玲从事这个项目已经30年了。这位前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如今是北京星宏奥冰球俱乐部的一名普通教练员。昨天,金风玲在京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代表中国女冰出战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健儿能够充分发挥水平,取得好成绩。更希望冬奥会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冰球、冰雪运动中,了解这些项目的魅力。”
投身基层并乐在其中
在长达16年的国手生涯中,金风玲随队打进过2002年和2010年两届冬奥会,均获得第七名。运动生涯巅峰时期,她是中国乃至亚洲最优秀的前锋之一。
冰球运动速度快、强度大,金风玲毫不讳言,专业运动员的日常付出并非常人可以想象,“日复一日的超负荷训练,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家人,还有成绩遇到瓶颈时,挺摧残意志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因为那一瞬间的自豪感。”金风玲动情地说,“当代表祖国站在国际赛场上,看到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抱怨、不甘,在那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都觉得值了。”
2016年,金风玲正式退役。她没有选择执教专业队或进入官方机构,而是投身青少年俱乐部,当起了“孩子王”。与专业队相比,基层培训不仅要教技战术,还需制定个性化的兴趣激发和培养方案。虽小遇挑战,但金风玲乐在其中,“我很热爱这项运动。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运动员,我希望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孩子,教会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帮他们走一条更好的冰球和人生道路。希望未来我也能培养几个国手,为国争光。”
再现辉煌需扩大“塔基”
金风玲在役的时代,正是中国女冰“青黄不接”的起点。
中国女冰一度位列世界第一集团,曾在冬奥会和世锦赛争冠组中3次跻身四强。但现在,中国女队世界排名仅第20位,在世锦赛中处于第三档——甲级B组,甚至没有获得2018年冬奥会参赛资格。不过,凭借“东道主”的身份,中国队获得了国际冰球联合会颁发的一张“外卡”,直接入围北京冬奥会。
“人员储备出了问题。”谈及此,金风玲有些痛心,“冰球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在东北三省开展,从我们那一批球员开始,青少年打球的女孩越来越少,可筛选的人才基数很低,人员储备越来越薄弱。”这也是金风玲投身基层培训的重要原因,“只有扩大‘塔基’,才能让塔顶更高。让更多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一些好苗子或许就能留下来。”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国内的“冰雪热”也在不断升温。“冬奥会是一次非常非常好的宣传。中国冰雪项目发展较晚,社会认知度较低,但近几年已经普及到大江南北。尤其在北京的发展十分蓬勃,从政府、民间协会、学校到家庭都越来越重视,每年参与冰球运动的人数都有大幅度增长,发展速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金风玲振奋地说,“中国是人口大国,只要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就能解决人才输送的困难,成绩就会提升,反过来影响更多人认识冰球,形成良性循环。”
期盼晚辈能取得突破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80余天,金风玲已经做好了计划,“到时候一定要作为观众去看看球,为晚辈们加加油。希望她们能在‘家门口’取得突破。”
冰球比赛节奏很快,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再优秀的球员、高明的教练都无法完全掌控。“希望在面对强大对手或形势胶着时,主力队员能起到顶梁柱的作用,能够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这需要她们抛却杂念,全力以赴,用拼搏化解压力。”金风玲认为,坚定的信念往往能成就“超水平发挥”,上场就要有敢打必胜的决心,“训练是正常发挥的基础,而超水平发挥必定源自精神层面。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不到终场哨响,一切皆有可能。同时团结也很重要,不管面对多大压力,全队都要密切配合、积极沟通、互相鼓励。”
尽管中国队在冬奥会上的对手世界排名和整体实力都远高于自己,但金风玲仍然充满信心,“我觉得她们没问题,中国女冰的精神一直在传承,而且她们也做了充分准备。”金风玲还直言,中国队很可能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成绩突破,“毕竟是在‘家门口’,大家可都憋着一股劲儿呢。”(记者 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