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18岁生日是怎么度过的吗?最近,有年轻人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还得到了全网的祝福与点赞:河南商丘高三女生张资昕,在18岁生日这一天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请152名环卫工吃了一顿饭。她说:“我想和大家一起过一个不一样的18岁,也希望用这个善行来纪念我的18岁。”

相信这个特殊的成人礼,会让张资昕永远记得。这位18岁女生的笑脸也会深深印在不少人的记忆里。从幼稚到成熟,张资昕这一步迈得很稳、很温馨。同时,这也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成人礼?

成人,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意味着要与这个社会发生更多联系,我们给予这个社会什么,又从社会获得什么……迈过18岁的门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正式开始书写答案。

这必然与过去17年走过的路息息相关。拿张资昕来说,她小时候就经常跟着妈妈去做义工,“与人为善”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小时候的她可能并不明白什么叫做责任感,但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动,给予社会温暖,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社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提出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概念。他说:“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他们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没有责任感和承担意识,不关心也不屑于关心世界上其他阶层的人,个人的私欲是他们的唯一追求和目标,对社会影响和危害很大。”这样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而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远离这样的人。钱教授提出这样的概念,就是为了警示大家不要成为这样“人见人厌”的人,眼里不要只有利益,不要只有自己,而要成为“心里有阳光”的人。这当然需要培养,尤其在人生的关键期就种下“阳光的种子”,日后才有可能收获更多阳光。

18岁就是这样一个人生关键期。这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走上什么的路,在这个关键期都能找到“精神源头”。“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很多人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什么是“有用”?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干出一番惊天动地、载入史册的大事业,但对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或许更多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过完平凡的一生,但我们也可以努力让它变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就像张资昕给了自己一个特殊的18岁的“生日礼物”。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了什么。”这个贡献未必有多惊天动地,也许只是一句暖心的话,或者一个微笑,但正是这样小小的温暖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当有一天我们老了,这一个个曾经的小善意、小光亮,就会变成记忆长河里一个个闪着光的白帆,耀眼而动人,让人铭刻于心。(郭慧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