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召开“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第二次全市基础教育校长大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透露,北京将全面打造2.0升级版课后服务,重点是要提升体育锻炼、劳动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薄弱环节,每周要安排全校大扫除。

目前,北京部分区部分中小学在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北京也增加了专项经费用于课后服务激励,并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刘宇辉说。

全市万余名校长在线上线下1300余个会场参会。

9月以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建立“双减”校内工作大检查机制,调研显示,大部分学校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课后服务,但是也发现部分学校仍存在机械落实、内容单一、学生可选择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北京市要求各校要切实落实每天至少2小时的要求,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安排中,系统规划学校一日作息和教育教学安排。

刘宇辉强调,“体育的内容要强化”,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要在课后服务安排一个时段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劳动教育要补足”,课后三点半前的课堂教学阶段,劳动教育供给有限,更需要课后服务时段系统设计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每周安排全校大扫除。

课业辅导是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的重点和难点。刘宇辉明确,破解课业辅导“鸡肋”问题,关键是集纳优秀教师参加,通过师资统筹,让优秀教师成为所有学生的老师;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遵守教育教学秩序,不超前、超纲教学。

北京市要求各校敢于面对“双减”后家长的需求和真实心态,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努力做到“一年级一策”“一类学生一策”;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课后服务供给结构一定不能“一刀切”,小学1至3年级、4至6年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必须有不同时间、空间、内容等供给策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