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为了更好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就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做了详细周密的部署规划,彰显着国家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决心。其中,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建设内容。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文化场所,既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传统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乡村振兴的形势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推动乡村学校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建设中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乡村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乡村社会的“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当下的乡村社会,既面临着现代性的强势异文化冲击,又遭遇内部大范围的社会流动,乡土社会边界大开,其文化根基在内外双重裹挟之下被动摇、变异甚至面临解体,乡村社会很可能成为“无根”的社会。“仓廪实而知礼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才能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振兴,不是城市面貌在乡村的再造和还原,也不仅仅是依托经济发展的产业帮扶与设施建设,还需要尊重和接纳乡村社会的文化独特性。在存留乡村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和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以文化的力量涵养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发展动力。
乡村学校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相辅相成
乡村文化依托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生长”,乡村区域特色是乡村文化的基调与底色,乡村区域中的乡村学校,不仅是空间上的“在地”,更是文化上的“在场”,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共同的场域特征使得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之间产生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核。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汇聚了传统农耕文明千百年来敬畏自然、崇尚礼治而又纯朴友善的思维品性及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之上孕育的乡村文化,长远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文化品格。乡村学校以天然地具有乡村文化“基因”的乡村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乡村文化理应成为乡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基础与精神内核。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在于“从过去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向城市与乡村并重、城市与乡村真正平等的战略转变”,乡村学校也应转变为以城市学校为建设标杆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的价值导向,正视其“在乡村”的地理空间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底蕴、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以乡村文化滋养乡村学校教育,通过彰显乡村文化的独特文化品性寻求乡村学校教育的内涵与特色发展之道。
乡村学校教育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之本。文化的传承路径多样而广泛,其中,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是最为系统且影响最为深远的路径。在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之下,乡村文化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已岌岌可危,而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是对乡村文化传统的诉说与追寻,更需要为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找寻空间。通过乡村学校教育体系化、对其全方位的干预和介入,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和整理散落的乡村文化,从而使优良乡村文化传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具有现代化品性,这意味着乡村文化进入乡村学校必须要经过筛选、加工甚至改造,这便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文化等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与空间,乡村文化的现代化活力也因此得以激发和生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文化在滋养乡村学校教育的同时,本身亦得以创新与再造。
乡村学校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担当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重要的文化单元,理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踊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主动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规划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价值。
学校理念应融入乡村文化精神以顺应乡村社会转型需要。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乡村文化必须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以适应乡村社会转型的需要。乡村学校融入乡村文化振兴,首要的是将乡村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这意味着乡村学校需要对自身定位有清醒认识。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离农”与“为农”的取向争论已久,前者强调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及工业发展需要,后者则注重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服务,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下,二者逐渐由对立趋向融合。乡村学校既要立足于脚下的土地、主动亲近乡村社会,让乡村特色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熟悉而亲近的文化场域、培养学生热爱故土和以此为荣的乡土情怀,又要放眼远方的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吸纳现代先进文化,用科学知识武装乡村学子的头脑,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具有现代化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课程教学要融入乡村文化要素以存留乡村社会生活智慧。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家园与根基,乡村社会中的民俗乡约、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章法等文化要素沿袭着中华民族最质朴的生活智慧。在乡村学校课程教学中融入乡村文化要素,既能使课程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乡土文化情感,亦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展现乡村教育特色。为此,一方面学校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乡土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专门的课程中系统地呈现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地理自然资源、非物质性人文资源、历史传统经验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知识性内容,并注重挖掘知识背后所蕴藏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及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与良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在国家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乡村文化相融合,使学生在接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同时保留对乡村文化的敏感性,注重挖掘学科知识与乡村文化要素的契合点,将学生的乡村生活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相结合,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际,以多元方式积极开展文化实践。
校园活动要融入乡村文化活动以提升师生的乡村社会认同。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乡村文化认同与乡村社会认同的统一。通过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乡村教师及学生得以直接地了解和接触乡村文化的诸多形态,在活动过程中体悟和领略乡村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在此基础上主动践行乡村文化规约并积极传播乡村文化。这既有利于逐步消除乡村教师及学生对乡村文化的“疏离感”,还能进一步增强其乡村归属感,提高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水平。为此,一方面可以将乡村文化活动引入校园,将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经由学校组织筹划,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他们作为乡村社会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将同时被激发。另外,还可以将在现实乡村社会中逐渐流失的传统乡村文化活动在校园中重演,邀请熟知此类活动的乡民参与其中并提供一定指导,让师生更加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延续乡村文化智慧。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带领学生在特定的节日直接参与到乡村各类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全面感受乡村文化氛围,体验乡村民俗风情。学生们在与乡村社会的亲密接触过程中,逐渐生发乡土文化情结,进而提升乡村社会认同。(邹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