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一所“不一样”的教师成长学院成为荣成市教育发展的“关键事件”。

负责教师成长学院管理工作的教研中心主任王晓洁告诉记者,教师成长学院注重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导师的选择上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关注教师个体的不同需求,力求激发每名教师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从其诞生起,就传递出不一样的“生命气息”。

按需下单:可点“菜”也可点“厨师”

“《写作教学策略指导》由语文教研员徐主任主讲,这个我要重点标记……”在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年近五旬的老教师王迎军点开网址,准备点的“大餐”正是由教师成长学院提供给教师们的“网上选课”菜单。

王迎军说:“如果菜单里没有自己想要的课程,可以在教师成长学院发放的培训需求问卷中提出建议。这些建议会成为下一期学习菜单的项目,确保所有教师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培训资源。”

这种“量体裁衣”式的培训,有效破解了以往教师培训中“一点对多面,一课对千人”的固化、低效模式。然而,面向全市教师“众口难调”的问题如何解决?

——邀请6位全国顶级教育专家成立咨询委员会,定期为教育培训发展提供有效策略,提供专家课程;将80余名省内外教育领域一线名家作为授课资源库的骨干力量,确保教师的培训需求得到满足。

——依托荣成市的齐鲁名校长、名师候选人和地级市的名师组建了300多个名师工作室,开发系列课程,学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自主点单参训。

——将近两年的校长论坛视频、教育改革微成果展示视频、各类优秀课例等800余节资源进行汇总,建成了网络资源库,为教师的“按需点单”提供便利。同时,在城域网内建设了教师成长学院网上选课系统,定期在网上发布各类课程,供教师自主选课参训。

“菜品”的丰富以及“大厨”的齐备,为教师成长学院的高质量运行储备了足够的“料”,但如何将其做成“可口”“入心”的大餐更为关键。

2021年寒假期间,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小学部教师李竺姿参加培训,以学生的角色进入课堂。体验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后,她才理解了那些让自己头疼的“问题学生”,根源在于缺少“爱的智慧”。“一次培训,‘重塑’了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并由此带来了我教学行为上的改变、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及整个班级生态的改变。”李竺姿说。

分层分类:让成长因“不同”而精彩

“人人是才,人人成才;个个出彩,个个精彩”是荣成市教师成长学院的培育理念之一。其中的“人人”,也意味着培训覆盖的“全纳、全员”性。

首先,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分设了师德类、党建类、管理类、教学类、安全类、财务类;根据参与人员的不同,分为行政干部类、学校干部类、骨干教师类、普通教师类、保障人员类;根据面向群体层次的不同,分为培优类、通识类、待优类;根据阶段的不同,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培训。

其次,根据学员不同的专业发展现状,设置了转岗型、成长型、新手型、成熟型、精英型等5个类型的培训。并针对不同类型学员的专业特点和成长需求,设计出相应的培训计划与内容。

另外,根据本土教育行业领军人才不多的状况,特设了高端培训项目,加大对名校长、名师和中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助力优秀人才走向更高端的发展平台。

如何确保培训质量?教师成长学院提出了“三有”原则:“有用”是指培训内容要以满足教师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指培训设计要落到具体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实处;“有根”指培训内容要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有”如何落地?

王晓洁告诉记者,“有指向,更重双向”的评价是一个重要保障。一是将学员的培训表现、考核成绩纳入结业评价;另一个是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高度跟踪好参训学员的表现。同时,针对“点单式”服务模式,学院还建立了导师、学员“双向评价”机制,以倒逼导师主动承担培训课题,组织培训时精心备课、研课、授课。

“集中一周时间的高密度培训,加上平时网上按需选课式的分散培训,以及指导教师的跟踪式培训,非常接地气,让我的专业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升。”蜊江中学思政课教师晓露是首批加入教师成长学院的一名“成长型教师”。谈到自己参与培训的经历,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双线并行:催生底层“成长共同体”百花齐放

既关注顶层的规划设计,注重引领实效,又关照基层的自主发展,积极“搭台引渡”,是荣成市教师成长学院运行中的“两线准则”。

“这样的尊重与放手,更能让参训者按需取材,有效‘进补’。来自基层的抱团成长模式是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朝向或研究兴趣形成的,更能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量。”王晓洁说,教师成长学院鼓励有能力的教师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于共同体发展建设中所需的财力、物力或人力资源全力协调,给予支持。

目前,全市自下而上自主组建的共同体包括“教师读写共同体”“班主任发展共同体”“学生读写研究共同体”等,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渐入佳境。譬如,由教师杨雪梅领衔的“班主任发展共同体”,已有多名班主任成长为“威海市名班主任”人选。

“教师成长学院的成立,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全市教育教学改革逼近深水区,另一方面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师德师风水平迈向更高台阶的必由之路。”荣成市教体局局长张永波表示,因为面向理想教育的进阶之路永无止境,所以荣成的教育改革将永远处于“进行时”。(张桂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