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的来临之际,都江堰万汇小学用一场庆典,回顾“中国好故事”的旅程。4月22日10点,阅读比赛第一季全校决赛,在万汇大剧场如期而至。思想之声,激动人心。
11位讲述者,11位主持人,35位思辨者,11组文学现场谈论,22位评论员,22次现场反馈,7种故事类型,23个议题……同学们尽情地讲、听、问、辩,以及“八卦”,陈述性演讲和探索性谈话交织,表达成为阅读和思辨的出口,让比赛成为文学、文化和热爱交汇的思想场。
剧场的时间和空间:思辨型阅读全景
开场,语文学科组长张学孟老师,带着同学们从过去到未来,对阅读之旅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从2022年初到今天,以“中国好故事”为主题的阅读之旅,持续了99天,青城也从白雪皑皑到春山可望。
推荐的6部纪录片和6套丛书有限,少年的阅读天空却没有界限。
舞台上“讲述区”的绘声绘色、“倾听区”的静思默想、“小书房”里的高谈阔论,以及舞台下“评论区”的真知灼见,共同建构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思辨型阅读全景空间。
13个剧场单元:角色轮换中的思想漫游
阅读的旅途,有一个人仰望星空的孤单,也有一群人情思涌动的狂欢。
在剧场里,我们轮换不同的角色,以使永恒的经典烙上自己的印迹。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民间故事,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
童话故事,奇妙想象的王国;读历史故事,使人明智;读人物传记,见贤思齐;在古典名著里,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
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孩子们是热心的读者,是赋予作品第二生命的作者,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通过身体的、语言的、认知的、社交和情感的口语技能,把阅读中产生的想法、感受和哲思传达,引领“中国好故事”的剧场漫游。
提问者、沟通者和审辨的思想者,孩子们是礼貌的质疑者,开放的沟通者,也是贡献思想的人。
通过孩子们主持着每一个剧场单元,引出主题,介绍演讲者,指导和管理“小书房”里的交互,把握节奏,穿针引线。
让大家置身于“小书房”中,一起思考,轮流发言,有礼交锋,围绕着故事,八卦趣闻,补充常识,反思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司马家的人都是历史天才?中国故事里还有哪些神童?“狐”“狸”本是两种动物。在中国故事里何以成“狡猾”代言?宋襄公这么“蠢”还成了春秋一霸?“仁义礼智信”在战场和打猎中也要遵守?“愚公”是真愚?“智叟”是真智?我们为什么要读“昏君”的故事?好高骛远和胸怀大志如何界定?……读而不思则殆,思而不辩则惘。
倾听者、评论者和提供反馈的人
所有人都是积极的倾听者,鼓励性的赞美者和建设性的评论者。
全体学生调动全部感官,捕捉故事里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适当回应。对照剑桥大学尼尔·默瑟教授团队研究的口语技能框架,对讲述者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提供积极的评论,帮助他们思考。表演者和艺术家我们是对创造性充满热情的人,通过艺术的独特形式表达自己,并了解每一个琴键和每一根琴弦要精进所需的恒心和毅力。三年级的谷诗晗、黄乙涛和林紫珊同学,用西方的小提琴,拉响由我们中国文学家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编的名曲,祝福这段美妙的旅程。
四年级的王奕修同学,再次弹奏其代表作《追逐时光的人》,琴声时而欢快,时而悠扬,令我们追忆起这99天的阅读时光。
本次“中国好故事”阅读比赛的发起人、万汇小学副校长尹跃刚老师,对同学们进行访谈。大家畅所欲言,回顾在本次阅读之旅中最难忘的作品、事件,分享从中收获的点点滴滴,并对“阅读比赛”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
会场上,几位终生阅读者为同学们在“阅读比赛”中的表现感到惊艳,分享了阅读的诸多乐趣,以及当今世界给阅读方式带来的变化。
雷仕贤老师 成都市儿童教育家、终生阅读者
Mr. Pasi Rangell 万汇学校外籍学术校长(左)、黄琳珊老师 万汇小学国际中心主任、儿童双语阅读实践者(右)
刘娟老师 四川省特级教师、万汇小学校长
小学学术中心副主任肖妮老师宣布获奖名单后,雷老师、Mr. Pasi、刘娟校长为获奖者颁发了奖杯。
在故事剧场的尾声,尹跃刚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诗歌,迎接今年“世界读书日”的来临。(李永)
都江堰万汇小学,阅读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