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8日,由双流区教育局、教科院组织的成都市双流区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如期在线上举行。会议邀请了成都师范学院徐猛教授作为研讨会专家。全区国际理解教育中心组成员,全区国际理解教育专兼职100余名教师和各学校外事负责人在线参会,双流区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研究室教研员陈嘉立老师主持线上会议,双流区棠湖小学承办此次线上会议相关会务。
研讨会的第一节课是由棠湖小学唐琦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唐老师列举出了古今中外6种有代表性的两位数乘法图,她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根植在数学教学内容上,进行大量丰富有趣又有挑战的拓展,孩子们采用小组合作分工、交流讨论、整理记录、代表展示的形式开展了合作学习。
第二节课是由胜利小学何思禹老师执教的科学课《岩石》。何老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孩子们了解岩石。孩子们“听岩石讲故事”,学习花岗岩、玄武岩和化石的形成和构造,通过讨论地球岩石资源的开发与流失,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第三节课是由协和实验小学詹淑倩老师执教的科学课《环境对草药的影响》。课堂上詹老师带领孩子们以看、摸、闻等形式对川贝母和浙贝母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两者外形和功效上的不同。孩子们通过了解环境与草药生长的关系,培养亲近自然、保护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詹老师引导孩子们体会药材背后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理念,传承和发展中草药文化,致力于推动全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最后,成都师范学院徐猛教授对三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对课题进行了建设性的指导。徐教授指出,在“双减”背景下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势必会让课堂有更多的可能性;“学科渗透”是常态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双流教育正在这条路上走得更深远,更有特色;“自然科学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有着知识的客观性、方法的同一性、价值的统一性和科学文化的差异性。通过这四个方面在自然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知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研讨会是对双流区市级子课题的又一次探索与实践,标志着双流区国际理解教育在常态化的学科教学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江蕾 通讯员 王浩 刘宗安)
双流教育,国际理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