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拿了省自然基金项目,2021年我又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感谢南师大卫海燕导师的精心指导与点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州管专家慈成刚展示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悉心指导的硬核成果。

“不要一分钱,却付了十分力。”在谈到与南师大导师“一对一”结对帮扶时,黔南师院王廷勇、王占文、冯果、戴学新、余伟、孟刚、赵华、雍春梅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纷纷表示,南师大导师通过“精准”选题、“绝招”传授等帮扶形式,让他们从中受益良多。

据统计,2020年下半年以来,黔南师院共41名青年骨干教师分两批先后与南师大导师牵手结对,其中不少南师大导师是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两年黔南师院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突破性教学及科研成果有86.3%与南师大导师的指导有关。

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次南师大与黔南师院教师“大手拉小手”,源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安排的干部挂职锻炼,从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选派优秀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经济发达省(市)挂职。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黔南师院党委副书记陈治松被贵州省选派率队到江苏发达地区担任挂职组组长,架起了南师大与黔南师院合作的桥梁,双方各个层面交流日益频繁。

没有合同的“签定”,只有心灵“约定”。南师大对黔南师院已开展三批线下、两批线上骨干教师和管理精英的集中培训,受益人数达350余人次,“一对一”指导460多人次。黔南师院还通过南师大信息平台引进博士5人。

据了解,南师大对黔南师院4个师范专业认证、硕士授权点建设、“苏黔智库”共建、项目合作申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等给予了极大帮助。黔南师院附中已分三批次选派师生赴南京市宁海中学开展跟岗学习,包括惠水县摆金中学、三都县鹏城希望中学、罗甸县边阳二中在内的3所中学共有11个少数民族孩子与宁海中学建立“一对一”“手拉手”对接关系。

黔南师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云辉表示,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既开阔了视野,又转变了观念;既解放了思想,又提升了能力。挂职干部像一根线,让东部高校“大手”和西部“小手”牵在一起。

黔南与南师大早在2013年就有了“渊源”,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落户”黔南,至今已持续了9年。这次挂职干部则进一步加深加强了黔南与南师大的“南南合作”,“挂起”了东西部高校携手同行的“同心锁”。(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禹跃昆 通讯员 刘廷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