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推进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项管理”的阶段性成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全国中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本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33%,均有明显增长。

作业管理方面,作业的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睡眠管理方面,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96.1%的小学和97.4%的初中上午开始上课时间做到“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规定要求,少数地区因为时差原因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作息时间。7714万份家长无记名问卷反映,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比2020年底有关调研结果有较大提升,有的学校还提供了午休时间和条件。

手机管理方面,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阅读管理方面,目前全国99.63%的学校已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图书进行清理,清理问题图书5000余种。

体质管理方面,体质健康管理已经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全国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有效保证,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质量得到提高。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全员上报制度,建立完善了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上升了6.5个百分点。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视力不良率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记者雷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