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当身边的同学还在为工作奔波的时候,扬州大学农学院大四学生王楚鑫却放弃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一头扎进试验田。不久前,他牵头开展的关于水稻穗发芽关键基因的研究成果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大学四年里,在课堂、在田间、在实验室,他痴心问“稻”,用滴滴汗水催灌出粒粒饱满。

不爱城市爱沃野的王楚鑫是扬州大学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年来,该校以多学科综合优势为依托,在学科交叉、路径融通、资源整合中,着力培养具有深厚情怀、宽博知识、宽精能力、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新型农业人才。

长期以来,农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难题。据调查,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农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高达 31%。

“为何农业留不住人?”在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严长杰看来,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给社会留下了农业是“辛苦落后”代名词的刻板印象。此外,高校农业教育长期聚焦专业技能传授,忽视了要从价值根本上对学生开展农业、农村、农民亲教育。

农田是农业教育的天然课堂。不久前,该校教授徐辰武带领学生走进扬州市邗江区的农田,大家戴着斗笠,一边协助开展农耕,一边学统计学专业知识。从眼前的“沃野千里”谈到“大国三农”,课堂通过视频直播,吸引300余名学生“蹭课观摩”,一起展望农业的“诗和远方”。

“只有将农情国情与专业知识的讲授结合起来,讲清、讲明、讲透,学生们才能明晰中国农业发展大势,明了乡村振兴建设重任,明白新时代农林青年的时代使命。”徐辰武这样理解“专业思政”。

为了更好地培养农业领域的栋梁之材,扬州大学农学院全面实施 “四全程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构创与实践,创新全程化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元素,配合教师队伍的全面建设,形成教、学、研螺旋上升的质量互促提升体系,大力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该院先后推出“田野课堂”“农场主体验课”等系列专业特色思政课堂,把农情作为最生动的素材,把耕读作为最真实的教案。

厚重的情怀离不开广博的知识支撑。该院从实践与科创双线发力,一方面创新构建 “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实训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递进式5个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立地实践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团队、进项目、进实验室,打造“遴选—培育—竞赛—孵化”一体的双创指导“耘创空间”,全面锻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时代在进步、行业在发展,农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改革创新。”严长杰介绍说,早在2014年,扬州大学就面向全体本科生实行导师制,1名导师带2-3名本科生,负责全程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和创新创业实践。2021年起,农学院在原有导师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正式启动四年一贯全程导师制。学院为每一名本科新生分别配备一名专属导师,为专业学、实践实训、创新创业等提供全程化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坚定专业信心、培育三农情怀、增强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校内,还要“走出去”。自2010年起,该院先后与张家港市、常熟市开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采用“订单式”校地联合方式,为两地定向培养400多名复合应用型人才。“村来村去”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当地政府和毕业生一致好评,开创了全国校地联合开展农村基层实用人才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

王敦亮是扬大农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实践团长。年来,他带领着党员博士生们走进扬州周边10多个县,开展服务“三农”实践活动,把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实践团创建“战疫农技微课堂”,为农民提供线上春耕生产指导,累计发布20期“战疫农技微课堂”,为农耕生产注入高校“云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担当与作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