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向阳辉 记者 徐鹏)“学生们视野开阔、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很强,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技术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并能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去快速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学生的成长性、发展潜力都很好……”近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在长沙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实习鉴定表中如是写道。

长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中联重科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已深度合作15载。2006年9月,长沙学院就与中联重科签订了“定向联合”培养协议,组建“中联班”,开启了服务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更有发言权。机电工程学院3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把校企合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特别是在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培训计划,安排学校老师和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科研与教学相生相长。机电工程学院和中联重科通过共组师资队伍、共编专业教材、共带毕业设计、共享生产合作、共研项目课题等方式,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同频共振。教师庞小兵、史春雪长期在中联重科带学生实习,2017年与中联重科上海分公司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共同编写《工程机械设计指导》《工程机械实训指导》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历年来,中联重科的指导教师参与的毕业设计达180人次以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岗位与人才互惠共赢。机电工程学院与中联重科在人才培养和供给方面始终保持持续深入的对话与合作。近4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9项、全国二等奖36项、全国三等奖34项、省级奖励150多项。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广泛青睐。学生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就业的比例逐年攀升,进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就业的学生就达到了827人,其中有较大一部分学生成长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领导。

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长沙学院持续聚焦高水平特色发展,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推进机械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助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