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春光四月,细柳微斜。4月26日,2023年成华区小学语文高段“三研三上三改”区域网络常态课大教研活动在成都市熊猫路小学如期举行。
基于前期的教学研讨,上午第一堂课,成都市熊猫路小学的石晓静老师带着五一班的同学们走进了课堂。石老师用新颖有趣的朋友圈情境设置导入,以初识“聪惠”、细品“聪惠”和尽显“聪惠”为三大板块展开教学。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对话内容的同时体会到风趣语言中的智慧,感受到人物“甚聪惠”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的教学目标。
活动的第二部分为说课、评课环节。首先由石晓静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反思。随后,学校教研组分别就单元语文要素、学习任务群、5i智慧课堂三个角度进行了评课。
紧接着,成华区五年级语文中心组景杨老师就本堂课进行了评课,她对石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借此谈到:“我们应该认识到,任务群教学不是对单篇教学的否定,而是基于课程发展新需求、认知方式新变革、生存样态新调整等,对单篇文本教学的优化。只有立足发展视野,把握语文课程变革脉搏,才能更好地进行任务群视野下的单篇教学。”
结合说课与评课环节的相关建议,学校教研组随即开展了现场研讨,针对性地修改并调整教学设计,在群策群力中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
经过30分钟的现场研讨,生成了《杨氏之子》改进版教案,由熊猫路小学的袁春雪老师和五五班的孩子们呈现了第二堂研究课。袁老师回归古文教学的特点,注重以读解文、以读促思,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本、感受意境,实现了对于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单篇教学的新一轮完善。
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二上环节后,教研组向玉老师对重构版课堂设计思路进行了简要交流。熊猫路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佘星星老师也对此次“三研三上三改”教研活动对于教研组成长的意义发表了感想。她说:“学校语文教研组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我们围绕‘立足研培,变革教学模式;解读教材,加深课标理解;依标扣本,提升教学质量’这三个方面生发了感悟,对今后的教学之路产生了诸多思考。”
最后,中心组景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杨氏之子》的教学只是提供了一个案例,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要从学生真实的体验出发,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具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关键问题,从而实现主动的意义建构。本次“三研三上三改”是就“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阅读实践研究”这一共性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要意识到适合自己学科、自己班学情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不存在万能教学模板,拿来的东西也要结合学情进行改造。
除此之外,成华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叶旭老师也到现场进行了指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寄予了殷切期望。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本次教研活动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愿每一位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智慧花朵。(魏雅莉 通讯员 郭彦华 苟坤林)
聚焦“三研三上三改”,熊猫路小学,语文组,共研共学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