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答辩前夕,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贾海龙欣喜地发现自己小团队的创新成果——小型天文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8年以来,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坚持以“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为引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通专业培养、科研实践、产业转化等方面,变创意为现实,许多像贾海龙这样富有学习热情的少年,有了绽放自我的广阔天地。
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的选择更有余地
2018年7月,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以新工科项目建设为牵引,启动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制定了新的“2+2”培养方案。鼓励组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重点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并形成“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本科教学新局面。
从宽厚的物理基础入门到各类交叉的学科课程,物理学院有意识地培养复合型的学科人才,除授课教师,高年级学生也充当起辅助教学人员,督促新生学习、共同讨论。“我觉得教学改革很好,供自己选择的机会多了。而且有小班,不会的我都会问学长,他们都会答疑。”教学改革后的第一届学生贾海龙说。
“学生进行两年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成绩、方向兴趣、职业规划等,选择不同课程群的课程或就业意向上的课程。”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建波介绍,学生通过在8个物理基础课程群中选择适合自己相应等级的课程,从而达到分类培养的目的,学生的选择更多,更适合未来的发展。
“最开始或许有些累,现在倒是能体会这种模式的优势。选修外院的课程,让很多同学走出了物理学的‘舒适圈’,学习到了不同专业的思维。”该学院2018级学生潘高远说,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课程让自己在组内参与项目时有了很多创新想法。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物理学院还建设了一批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的创新教育课程,并以科研训练的名义列入物理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兴趣。
依托学科竞赛,为研究型人才铺路
激光测距技术如何隔空对物体进行识别与控制?小型气象站系统如何实现离网供电、远程监测?天文望远镜如何自动寻星和自动拍摄……在兰州大学的电子线路创新实验室,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物理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电子线路创新实验室不仅向致力于创新实践与研究的学生全天候开放,还承担了对学科竞赛人员的培训任务。“我们想通过参加竞赛培养人,让他们接触产业的最新技术、了解技术动态和趋势,利用学科竞赛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该实验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训栓说。
2019级本科生冯子航曾获得2021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全国一等奖。他说:“我深受老师、同学们身上精神的感染。”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接触了专业竞赛,就会发现很多技术都是嵌入式的,都是面向应用的。”刘贵鹏副教授曾指导不少学生的竞赛项目,他一直很认可参加竞赛的必要性。
此外,物理学院还依托国家级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平台,配备了较为全面的创新实验设备及仪器,并通过固定支持以及各类项目给团队每年数十万元的经费支持。仅2021年,物理学院有近110个项目成功立项。
除提供资金和场地,学院还在政策层面制定了鼓励科创的长效措施,如参加竞赛可以兑换实践学分、适当调整学生综合测评中科创成绩占比等。兰州大学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实验物理教学教研室主任庞华介绍,近年来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国家级奖励近30项、省级奖励近100项。
产教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2018年4月,物理学院申报的“依托物理学科培养新工科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培养出满足未来工业界需要的尖端人才,学院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与企业高度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布了“院—企、院—所、院—院”合作计划,先后与多家公司成立虚拟定制班,建成一批学生实践基地和平台。
“通过院企合作定制班这一平台,我近距离感受了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更加明确了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和广阔前景。”2018级物理学院本科生文雅是院企合作定制班的受益者,他最终成功应聘了曾实习的公司。
“站在学院的角度来说,希望我们的学生经过分类培养后有更多、更宽泛的出口,参与院企合作定制班可以了解前沿的科技企业———他们做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包括了解一些成功的产品。”王建波说。
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成果,物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还建设了“创客空间”平台,该平台主要为大学生免费提供开放式工位区、小办公区域及小面积办公用房,为创业团队提供见习、初期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沙龙、讲座、培训及各类创业大赛,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现如今,从专职管理到平台建设,从“创新课程,创新项目”到“竞赛培育,创业孵化”,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形成了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的底气和信心,让他们更充分地运用所学所思探索未来之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谢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