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良师小传:

李培芳,福建省特级教师,曾获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十城市课堂教学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课堂观摩评比一等奖、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微课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育探索》《小学数学教与学》等刊物。

孤独是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

我1992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学校的每个教室中间都有一根柱子,这是因为在成为教室之前,这里是羊圈,柱子是用来拴羊的。那时候,全校只有我一个人留下来住校,每天晚上除了思考一天工作的得失,好像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了。后来,我发现,这就是后来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师反思,成长需要这种与自我对话的反思。

这种境况,用孤独一词是难以形容其真实感的。除了反思,还有大把无处安放的时间,我大部分用来看教参、看教学杂志、反复看几本教学专著。

当时新教师要上一节考核课,我从教学杂志和一本教学专著中学习案例,整理出一节课,得到县里进修学校的教研员黄锦山老师的高度肯定,他跟我们学区数学辅导站的杨锦惠老师说:“这个小年轻课上得很好,应该让他参加县里的课堂教学比赛。”黄老师这句话鼓励了我,那种激动如今想来仍然心潮澎湃,这也让我懂得了要从教学杂志和专业著作中学习。

今天看来,孤独是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因为专业成长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需要不断在与自我的对话中寻找方向和方法,并付诸实践,又在实践后的自我对话中精进。

用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吸引学生

慢慢地,我能把课上得很好,这个“很好”有两个指标:一是课堂很精彩,二是能将学生教好。实现这样的课堂,路径无非两条:一是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二是用学习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教师要知道更要相信:数学是充满魅力的,学习也是充满魅力的。这种魅力需要教师创造情境,让学生去领会、去感悟。

如《认识小数》这节课,我出示了一道填空题:比1小的数是()。学生回答“0”,我夸张地说:“同学们,如果比1小的数只有0,那可就惨了,那可要出大事的啊!”学生很惊奇,有一些孩子突然频频点头,若有所悟。我接着问:“谁知道会出什么大事?”有个学生说:“比1小的数如果只有0,个儿矮的小朋友的身高就只能填‘0米’了!”接下来,学生借助经验和思考第一次认识了小数。

这一阶段,我努力为学生设计充满魅力的数学课程。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可以自信地说:给我一节课的时间,我有把握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习的魅力,从而形成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与心向。

这一阶段我积累了大量教学案例。

在学生的声音中找到富矿

2012年,我加入华应龙名师工作室,这成为我突破专业发展天花板的关键事件。一直以来,我觉得,教师将一堂课上得漂亮就很了不起了,走进华老师的化错教育,我才发现,在我以往的课堂里,我作为教师的那个声音太大了,学生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出错的声音我没有去听,我用我和一些优秀学生正确的声音将他们掩盖了。当我去听这些声音时,我发现,这是一座富矿!

这种观念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好的教学不是教师准备好丰富的材料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带着材料走向丰富。领会化错教育要义后,我感受到的是教学的简单,是大道至简的简单,是铅华洗尽后的简单,是返璞归真后的简单。

教学“分数乘整数”时,一般的课堂探究的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执教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算式“×3”之后,提出问题,这个3应该往哪里乘呢?一部分学生迅速回答“应该乘到分子上去”,我追问:“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这句话里带有误导的成分,不过,误导是因为“有误可导”,有孩子说“和分母相乘”。我接着说:“有这种可能啊,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一个学生赶紧搭茬儿“分子分母都乘”。紧接着,师生进入了对与错的分辨学习中。

基于化错的数学课堂是见数学更见学生的课堂,是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的课堂,是让数学思考真正发生的课堂。到了这一阶段,我努力追求的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回归的课堂。

实践基于差异的互助学习

2017年我申请的课题“基于问题互助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厦门市重点课题立项。这不是一个为了结题而做的课题,这是一个要做一辈子的课题。

学习实质上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水平不可能一致,有学习就有差异。教学唯一的途径是利用学习形成的差异,不可能也不应当企图消弭学习的差异。然而,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差异呢?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互助课堂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一方面,学生是喜欢互助的,在助人方面他们是天生的“慈善家”。同时,孩子更愿意接受来自孩子的帮助。另一方面,互助让课堂“慢”下来了,尤为可贵的是,那是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慢”。以前的“慢”可能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听教师重复讲解,现在的“慢”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帮助同伴,同时也在检验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成功帮助同伴”这一挑战性的任务。在这样的“慢”里,没有人在学习之外。

这一阶段,我不断探索“基于问题的互助课堂”的形态与策略,努力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个别化学习的方式。

用心成全每个孩子的数学发展

我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大多是带六年级毕业班。我发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只有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是不够的,他们在长期学习落后的情况下,很难因为喜欢数学就能学好数学,也很难在同伴的帮助下有大进步。

这些孩子一方面需要教师更多的帮助,另一方面需要更强烈的数学情感,要让数学成为他们愿意自觉努力的奔赴。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实践,几个学生的进步是巨大的。

小诺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一节课上,我事先准备了一把很长的尺子,演示时我让小诺站起来帮我拿着尺子,我在上面比画:“王师傅10天完成,李师傅8天完成,他们每天完成多少,在这尺子上,大概是多长……”讲解完这个问题,我提议:以后这样的题,我们就称为“小诺的尺子”吧,好吗?大家笑着同意了。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一碰到这样的问题,都会一起说:这是“小诺的尺子”。甚至有一次,小诺这样的问题出了错,她不好意思地来和我说:“李老师,真是不应该,我连自己的题都没做对……”

接班一学期后,小诺妈妈发来短信:“最近丫头主动说要再好好学习一下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基础知识,太感谢老师了。她数学一直不太好,也一直没有信心,自从上了您的课后,进步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重拾信心,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耐心栽培……”

教育很难,但我觉得教育难,不是我不投入,而是教育本就难。我们的教学终将也必须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去成全他们数学上的发展,很难!不过,唯其艰难,方显勇毅!这也提醒着我不能懈怠、不可放松,要时时记住,我从事的事业需要我付出更多、更多。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23日第4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