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黑板上的“FAST”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快、迅速的……”

老师说:“是快!它是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这里面应用了液压技术……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除了依靠我国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工程机械的作用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了液压技术……”

从中国天眼的液压技术引出天眼总师南仁东,从“基建狂魔”讲到“中国速度”……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费烨“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绪论课的开场白,勾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激发出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科技报国意识。

自2018年启动“三全育人”工作以来,沈阳建筑大学党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联动配合,易班网和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如何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无缝对接?沈阳建筑大学成立“大思政课”实践研究中心,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目前,该校“课程思政” 已实现全覆盖,并形成了以“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为代表的一系列“课程思政”优质课程,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从2017年开始,沈阳建筑大学以“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等“组团”探索如何让专业知识发挥出育人成效,如何把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如盐入味”地融入专业教学,春风化雨般培根铸魂。

“开展课程思政,不是开一门新课,也不是一节课中的两个阶段。做课程思政,不需要把原来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打乱重新编排,只是将专业知识自身蕴含的育人元素挖掘出来展现给学生。”费烨是“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主讲教师,也是课程团队负责人。他介绍,团队首先扬弃工科专业课程传统的西化式讲授方法,借助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故事传承现代专业知识,优化、补充和完善课程思政知识点。

“课程思政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必须做到学生的全时空覆盖。”辅导员矫丹是课程团队一员,对此深有体会。她说,课程思政将辅导员融入专业建设,让我们有机会结合专业教学开辟第二课堂,这样,我们既可以找准工作施力点,也能够把学生思想工作做活。在具体操作层面,他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大作业要求,组织师生党员开展“来自南仁东与中国天眼的感悟”“中国高压柱塞泵,鲠喉之痛的思考”等“祖国、液压和我”系列交流研讨活动,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针对“00后”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特征,把液压教学搬上易班网,搭建“烨压e站”,其中有成就大国重器、巩固国防的液压技术,有液压里的中国故事,有学生由液压学习引发的人生思考,实现了课程思政与网络思政的融合。

“这门课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老师不是说教,而是态度严谨的言传身教。”2018级本科生李梦和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认真批注作业册,是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上辅导课。李梦还发现,这门课上,所有师生党员都佩戴着党徽。老师们的以身作则,让学生党员养成了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的习惯,也孕育出学生党员应有的先锋意识、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

记者翻阅“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自2005级以来的学生匿名留言发现,自2016级课程思政试点改革后,留言中的“思政”视点明显增多。“至今难忘,开学第一课,费老师让大家在阅兵的战车中找液压元件,上课讲到有些液压元件我国目前还做不出来时费老师眼中流露出来的惋惜之情。老师这种浓厚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对学生的热心帮助,对工作的执着忠诚,对知识的精益求精,费老师身上这些特点就是工匠精神吧。一门液压课我们学到两门知识,一门叫‘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一门叫‘人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