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时提前了解未来农林行业发展动向,参与特色课程,利用实实践机会穿梭林间开展劳动调研;毕业后主动投身基层,服务地区行业所需……“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部长、南京林业大学重要历史奠基人梁希先生向林人们提出的敲击“林钟”号召,南林大青年学子正躬身践行。

“他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林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兴林人’。”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蒋建清表示。年来,该校瞄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更多知林爱林、强林兴林的“金种子”。

提升“契合度”,专业与需求“零距离”

长期以来,农林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缺口大”和“转行率高”的困境,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衔接、不匹配是其重要原因。

“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林业的契合度,就必须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新兴林科专业,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南林大校长王浩分析说。此前,农林教育围绕农业生产细分设置专业,学生“出炉”后往往面临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等问题,难以应对“三农”事业复杂且多层次的需求。

为此,南林大将70个本科专业分为林科核心、涉林专业和非林专业三个圈层,以品牌专业为引领,强化林科特色,并以林业特色优势推动其他专业实现特色发展。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新材料、信息化、“智能+”等新技术持续为传统专业注入新活力,引导学生向市场需求的方向前进。

“起初,我以为生物工程是个‘高大上’的专业,现在我明白了,它其实非常‘接地气’。”南林大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廖吉丽说。入学之初,她在专业课上了解到,提高畜禽自身的免疫力是避免畜禽瘟疫大规模爆发的关键。此后,她和同伴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让纯度高、免疫强、使用价格低且适用广的饲料添加剂——半乳甘露低聚糖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利用这项技术,大三的廖吉丽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仅8个月就签下超过800万元订单。

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王浩表示,学校教学改革的速度要紧跟甚至领先农林业发展的步伐,在传统专业焕发生机的同时,也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深化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年来,南林大增设智能制造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多个新工科、新农科专业。日前,该校又获批增设智慧林业、人工智能和木结构建筑与材料等3个新专业。

得益于社会对涉农专业认识的积极转变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优化调整,南林大如今出现了招生就业“两头旺”的欣喜局面:一方面,生源结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稳定在75%以上,林科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学生主动到基层一线,投身“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人数居江苏高校前列。

注重“硬实力”,培养博学精专行业人才

“我们希望把在不同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机整合,围绕制约农林业发展的‘硬骨头’,攻关护林‘黑科技’。”南林大林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岳子龙说。此前,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公选课中,他认识了俗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这种初期很难发现的病症治理起来难度大,花费高。课后,他想到了本专业所学的高光谱监测技术。“如果在无人机上搭载高光谱相机,利用光谱反射率建模就可初步评估松林状态,能大大缩减从发现染病到治理的时间。”想法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岳子龙便组建了一支跨专业创新实践团队,开始深入研究。

“植树造林”是很多人对林学的刻板印象。“其实,林业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致力于培养的林业人才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晓生命万象的博物学家。”国家教学名师、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宏说。

为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南林大打造了一批面向全体学生、线上线下联动的特色通识课程群,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认知、绿色文明、国际视野五大门类共212门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至少2学分的生态文明类通识必选课。“通过通识课程全覆盖,普及绿色发展理念与基础知识,吸收林科优势专业的营养,促进非林专业与林科专业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的身心充分浸染绿色。”周宏表示。

农林课程离不开实验教学。“疫情期间,登录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就可以找到虚拟仿真实验课,不在实验室也能过一把做实验的‘瘾’。”南林大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处长农春仕介绍说。年来,该校针对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紧密、与林业产业联合不深入等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构建虚实结合、产学研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滑坡是南方山丘区的主要山地灾害类型,根系穿插和林冠蒸腾耗水,对提高滑坡稳定作用显著……”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中,学生能以第一人称视角自然快速融入虚拟场景中,深入理解根系抗剪抗拉、林木蒸腾耗水与边坡稳定的关系,身临其境体验南方山区浅层滑坡植物防治过程。

此外,南林大还搭建林木育种、森林保护、林业机械、土木工程、园林规划设计、林业经济管理、环境设计等林业全产业链整合式、综合化实验教学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融合,拓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路径。

厚植“农情怀”,从泥土芬芳中汲取力量

“涉林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林业情怀。”王浩表示,尽早走进田间地头,砥砺林志、激发林趣,对农林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让小方竹变身富贵竹?2015年起,南林大“竹者赤——方竹三效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团队师生就将实验室搬到贵州遵义桐梓县三台村。几年来,团队先后攻克了种苗品质较差、种植地域受限、低产低效等难关,首创的方竹种子育苗等技术获得16项核心专利,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农林业的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沾满泥土的双脚,才能充分汲取大地的力量。”团队创始人、植物学博士生郑笑说。

2013年以来,南林大每年组织100余支学生实践团队深入城乡、企业,全校师生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力践于行。9年间,千余支实践团队、3000余名学子深入全国22个省份300多个自然村,开展“关于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问卷调查,收集调查问卷76082份,形成调研报告438份。通过对实践地的考察走访,实践团队了解当地生态情况与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发现的实际问题,以集中宣讲、主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生态知识科普。此外,团队师生还针对树木栽培、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具体问题开展科技帮扶。

据悉,南林大还进一步明确生态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特色定位,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积极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层次,拓展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努力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年来,该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定期来校,开展400场“水杉”学术讲堂,分享学术成果,畅谈研究感悟。每年为期两个月的生态文化节是该校的一场校园文化盛宴,生态文化高层论坛、大学生绿色科技展、市民课堂等40余项活动有效整合了学校生态文化教育资源,在学子心中播下生态报国的种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