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双减”政策的出台,势必将为教育事业带来新风尚。坚持立德树人,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新格局的过程中,大中小学的美育工作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美育的核心是育人,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美育必须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课堂,以上海为例,目前已明确提出“把实施面向人人的普及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核心目标”。

然而,对照当前学校美育工作,我们却看到尚有一些短板弱项要补。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看,高校的美育工作往往受限于师资规模有限、课程门类单一等客观因素,在普及度和覆盖面上不甚理想。同时,由于高校优质美育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对中小学校的辐射能力总体有限。以“面向人人”为目标导向,打造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亟须有力推进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建设,高校要将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纳入顶层设计,在整合育人资源、创新教育实践、优化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要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通过加强美育提升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美育当是“面向人人”的必修课

在人类文明创造的财富中,既有物质文明财富,也有精神文明财富。当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既体现为物质生活层面的宽裕,也指向精神层面的愉悦。这也正凸显了美育重要性之所在:每个人对美都有本真的追求——指向精神生活层面的审美,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两步走”的目标: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深刻认识到美育的战略地位和美育的育人价值,做好这项“培根铸魂”的工作,当前,整个教育系统都有必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美育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面向人人”为目标,构建大美育格局。美育绝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教育或一种面向部分学生的专业教育,而是一门人人都要学习的必修课。

谈及“面向人人”,自然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美育资源总体上相对匮乏。就拿高校来说,若是增加几门选修课、抽调部分师资开设讲座普及一些艺术知识、美学理论知识尚且容易操作,而要做到普及美育,实现全面覆盖,则显得艰难。而中小学的美育师资主体力量,是由高校培养的。因此,必须通过教育系统内部的顶层设计优化和系统改革,以大中小一体化的思路整体设计,实施学校美育。

出真招实招“补短板”

真正出真招实招推动美育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聚焦当前学校美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瓶颈问题,特别是抓住师资、教学、评价等几大关键点,在制度层面予以创新、突破。

开齐开足美育课,高校若要将美学、艺术学课程纳入本科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师资供给不足的现实问题。须知,在高校开设诸如书法、绘画等公共艺术课程,它们既区别于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又不同于中外绘画史、书法艺术史赏析等传统通识课程,不能光有理论没有艺术实践。

从高校的实际师资储备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科教师基本无法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而艺术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在美学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但以现有的师资储备,要承担面向全体学生的美学普及教育,显得杯水车薪。

那么,除了艺术类专业教师,还有哪个群体可以走进美育课堂,承担面向全校学生的美育任务呢?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不妨将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艺术类专业硕士生纳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队伍,形成由艺术类专业导师制定教学大纲、掌舵教学方向和教学法,由艺术类专业导师与部分硕士生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授课任务。

同时,在制度保障方面,也要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从事美育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应有量身定制的评价体系。比如,可以为从事美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审等方面设计专门通道,进一步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注重对履职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教师投身美育的活力与热情。

构建更友好育人“界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育有其特殊性。高质量的艺术公共课程是学校开展美育、提高青年学子审美能力的有益途径。这类课程在教学实施环节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把美育课程简单地等同于给学生上音乐课、绘画课,落于形式上的“弹弹、唱唱、画画”,二是停留于美学理论的空洞说教,让学生感到乏味。

让学生在通晓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掌握审美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审美能力,美育的“界面”可以更友好,从而贴近当今青少年的喜好。

比如,在传统中国的诸艺术门类中,诗、书、画之间多有相通之处。一些基本的艺术对立辩证法,如刚与柔、轻与重、浓与淡、长与短、正与邪、虚与实、黑与白等等,都是多门艺术中通行的规律。教师在讲授艺术规律的时候,除了向学生讲解一个艺术门类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也须以审美概述的方式切入,将各艺术学科进行融会贯通。美育战线教师要达成共识:具体的艺术技能只是载体、是教学手段,美育的真正目标是提升人的修养,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要帮助青年学子通过美育,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推进美育的过程中,场馆育人的重要性同样有待发掘。比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展美育新平台,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文教结合领域加大探索步伐,对接所在城市的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为更多学生“在艺术馆上艺术课”创造条件。

时下,各种展览时有上新,参观博物馆和展览本就是愉悦精神生活、汲取文化养料的一种方式。但笔者也注意到,不少展览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开幕仪式热闹不已,之后就流于冷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和部分专业展览缺乏导览有关。近年来,在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已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比如,在书法大展等艺术领域专业展览推出的同时,邀请知名书法家到现场讲解,定期安排固定的志愿者提供专业方面的赏析导览,帮助受众欣赏展品。同样,大学校园内,也有图书馆、博物馆、艺术系等和美育相关的教育资源。今后,随着美育的进一步扩容,这些藏身高校教学大楼的艺术系教室、教师的工作室等都可以逐步向全校师生开放,由此构建一个更友好的美育场域,让大家有更多的方式接近艺术、感受艺术美,营造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张索,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