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大会堂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奖章和证书后,53岁的于一民总觉得这荣誉太重了。他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安全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从教30余年,他一心只想当好一个教书匠。在他心中,这份荣誉其实是对千千万万在脱贫攻坚战中付出辛勤汗水的奋斗者的褒奖,“我只是尽到了一个教师的本分”。
于一民所在的学校设有新疆班,一次在给新疆学生上课后,一个男生在课间休息时把手机递到他面前。电话那头孩子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向他求助:“于老师,我同学的电脑坏了,您快给看看吧。”于一民一眼就看出是电脑中了简单的病毒,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问题,当地居然没有人会处理,于是他通过手机视频一步一步教千里之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
那一幕像一颗种子一直深深埋在他心中,他期待有机会能到新疆去做点事,用知识帮助那里的孩子改变命运。当学校发出援疆支教号召时,于一民第一时间报名了,他心中那颗教育扶贫的种子终于有了机会抽枝发芽。
就这样,在祖国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的和田地区,于一民和天津援疆团队一起帮助当地建起了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尽管出发前对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作好了心理准备,但显然他的身体并不太“听话”,开始经常流鼻血,大把大把掉头发。坐在门窗紧闭的室内,风沙依旧从看不见的缝隙里钻进来,灌进头发里、鼻子里、嘴里……甚至牙缝里,“一说话感觉嘴里的沙子嘎吱嘎吱的。”于一民常常自嘲,“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头发先行告退。”
在和田建设高等职业学院是史无前例的事,于一民和援疆干部们必须从调研开始。他们花了1年多时间,在和田、于田、策勒三县奔波走访,到贫困群众家中逐一了解孩子受教育情况。调研得知,当地孩子中学毕业后,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考上普通高校继续深造,更多人只能辍学在家,或是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低收入劳动。
为了尽快补上援疆教育链条中缺失的这一环,于一民和援疆指挥部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计划等,希望把天津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理念尽快带给新疆孩子。他总说,“教育扶贫,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做实。”就在他为了让学校尽快开工建设而不断加班加点工作时,千里之外的妻子却意外摔伤,尾椎骨折。
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她清楚丈夫肩负着多么重要的使命。她向丈夫隐瞒了病情,在同事的帮助下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直到于一民回津时才得知此事,这让他至今心怀愧疚。
熟悉于一民的人都知道,老于不善言辞,但有一副热心肠。在当地困难群众家中调研后,他主动跟一户家里有8口人的贫困户结了对子,也多了一家新疆“亲人”。交流多了,渐渐地他感受到,一些当地百姓渴望通过劳动致富,但缺乏知识和办法。很多人通过电视和互联网,看到全国各地都在为脱贫攻坚做着各种努力,他们也开始尝试采用直播、电商等方式为家乡特产代言,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于一民注意到,和田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可由于销售手段传统,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大家辛苦种出的优质和田大枣,只能以七八元一公斤的价格卖出去。”于一民琢磨着,如果能有专业人员帮助他们设计包装和营销方案,产品的档次能上一个台阶。可如何能在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的基础上,帮农户做好包装和销售,于一民动起了“自家人”的脑筋。他联系了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师生来帮忙。师生先后多次飞往和田调研,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帮助当地设计了以库尔班大叔、战斗渠等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的方案,发展当地特色旅游经济;帮助于田县、策勒县政府设计地方文创品牌,把“万方于田”品牌打造成为当地闪亮的名片。
丈夫的付出,妻子都看在眼里,而最好的支持,就是行动。令于一民感动的是,在自己援疆即将结束时,妻子也主动要求加入援疆队伍,接续丈夫的援疆梦。作为地区联系人,于一民负责到机场迎接下一届援疆团队,那是他和爱人阔别多时后难得的一次相见,两人相视一笑,无须多言,便明白了彼此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