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各民族国家之间对资源和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资本和资源都倾向于流向高素质的劳动力所在地,因此各国纷纷将这样一种竞争压力转化为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OECD组织推出了主要针对工业化国家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就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国家15岁学生进行测评以监控各国的教育成果并加以比较。该项目自2000年运行以来,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并引领了一股以“注重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质量保障观。

虽然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建立了督学、督导体系,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奠定了制度基础,但在该体系运作过程中,学校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事实上,学校层面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在我国基本上是缺位的。因此,建构校本特色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保障机制,对于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意义深远。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2016年成立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之过程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教育改进的理念”课题组,旨在通过研究根据全球化与我国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以及NSSE设计理念,立足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过程指标体系。

基于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具体情境,课题组提出了由学校教育基本状态(横向)、学校教育主要环节和过程(纵向)以及学生学习投入(基本单元)两个层次、三个维度、系统性的教育过程指标体系。

“课堂学习”部分

对“课堂学习”的定义应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种不同的定义,定义标准即是否属于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里的科目,及是否需要参加升学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

“非课堂学习”部分

指的是不属于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里的科目,也无法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得以检查的,却又符合教育科学和社会共识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要求的具体内容。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这些内容表现为“身心健康”二级指标下的“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度发展”三个三级指标,以及“社会参与”一级指标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等四个三级指标。

“日常生活”部分

在学习生涯中,学生在每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身处于这一社区之内,尤其是对住校学生而言,会达到一周7天之内有大约5天的时间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因此,在校日常生活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非课堂学习的投入行为和学习成果而言,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考察的实质即对学生的“社区融入”的情况进行考察。社区融入指的是学生能否有效地适应在校日常生活,即是否会在学校生活中受到偏见、排斥或是被边缘化,以及是否会对学校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问题,分为社会适应、文化适应两个层次。社会适应主要是从个体层面上,考察学生在校日常生活的期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分为了自我适应、行为适应、人际适应和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

“学生投入”部分

学生在课堂学习、非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情感、行为投入的表现。主要考察的是各类事件对学生学习投入行为的影响,也即学生与学校中的各社会角色之间互动关系的状态和行动表现,是积极地促进了还是消极地耗竭了学生的投入行为。

“学校支持”部分

体现为学校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力。一方面指的是学校在学生的课堂学习、非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即帮助学生融入到学校社区的过程)中提供了怎样的项目,这些项目可被理解为课程、课外活动等,而对此的评估标准则参照项目质量部分的论述;另一方面,考虑到基础教育中的学生并不完全具备成熟的心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不能过高地期望一切事情全由学生自主处理,而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即以一种合适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来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各类事情中。

(作者:于海峰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1607060001B)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