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将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

有网友支持,认可“切莫以牺牲孩子视力来换取好成绩”的建议出发点;有网友反对,认为对于已经近视或患遗传性近视的学生来说,这不公平。

3月1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在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采访时,赞成将视力纳入教育、卫生监管部门等的考核体系中去,而非针对学生个人进行考评。当记者问及这样会否造成对近视学生的歧视和排斥,陶勇回应,相关考评应注重考察阶段性的近视发展情况,而非节点性的近视出现比率,具体指标需科学设计。

陶勇同时强调,度数增加会导致眼球变形。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如今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高中达到80%,形势非常严峻,但是近视的确是可防可控的,亟待“全链条”落实近视防护要求,而非仅仅止步于呼吁。

在总台《两会你我他》融媒体特别节目中,陶勇提醒观众,为保护视力,应牢记“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该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