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践行陕西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形成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同时也为了发挥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优势,推进并带动区域内幼儿园内涵发展,自1996年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师大幼儿园)以“校县共建”“结对帮扶”活动为契机,聚焦西部地区幼儿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多所幼儿园开展了共建帮扶活动,建构了基于办园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模式。

面对一个个地域文化迥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幼儿园,师大幼儿园组建了多个由幼儿园、高校研究人员、地方教育行政人员等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推进共同体,遵循“内在为本、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建设理念,从“调研诊断—明确目标—实施路径”等环节入手,开展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助力共同体内幼儿园质量提升。

实地调研:了解地域文化,分析园所现状

自1996年“校县共建”项目开始,每一次项目启动,师大幼儿园都会派管理团队进驻当地开展调研,对每一所协同发展园把脉诊断,以精准把握幼儿园的发展现状、突破切口和前景定位,体现“内在为本”。

一是调研地域文化,用好环境资源。比如,与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共建项目启动后,考虑到该县地处云南省普洱市一个傣族彝族聚居地,位置偏远,经济、教育相对落后,但该地区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及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分析地域及环境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建议景谷县幼儿园结合县域实情,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彰显傣彝文化。再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北关幼儿园,立足陕甘宁革命老区,该县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我们就建议将环县民间游戏、道情皮影、红色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

二是评估办园现状,寻找突破口。为了后期能因地制宜、因园而异开展帮扶行动,就需要了解每一所幼儿园的办园实际和发展基础,寻找适宜的项目切口。如榆林发展共同体的3所幼儿园情况各不相同:榆林市第二十二幼儿园是由一所小学校舍改建的,活动室为原小学教室,面积较小,空间受限,但户外场地开阔,就以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锻炼为切入点;榆林实验幼儿园是一所标准化的新建园,室内活动空间充足,就以班级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分组、分区开展活动;榆林市第二十六幼儿园主楼中间为600余平方米的玻璃廊厅,阳光充足,就以大区域、混龄活动为切入点。如此关照园所的客观条件与内在需求,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个性化发展。

综合分析:明晰办园理念,确立发展目标

有了前期调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每所园的未来发展科学定位,明确发展规划及办园目标是最关键的。我们借助外部评价标准,结合自身实践,形成科学评价工具,政府、高校、园所等评价主体以多元评价为依托,辨识关键问题,明晰发展需求,突出“和而不同”。

一是分析园所优势,找准定位。如结合景谷县幼儿园办园历史、园所现状及未来规划,我们指导该园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及民族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和园所实际,明确了创建一所高品质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坚持以“艺”促教,以“美”育人。从园舍外观设计、班级环境创设、课程体系建构、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都融入傣彝民族文化。

二是解决发展困惑,持续改进。环县北关幼儿园地处县城一角,2014年建园,2015年与师大幼儿园结成对口帮扶关系。该园面积足够大,除主楼以外户外活动面积就有4000多平方米。但由于办园经费紧张,短时间内无法提升改造,一大半场地并未投入使用,只是种了一些花花草草进行简单绿化。在实地调研及与园长、教师商讨后,我们因地制宜,将这片近2000平方米的绿化地变成了儿童生态种植园,幼儿参与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全过程,近距离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

目前,这片园子里各种农作物及瓜果蔬菜应有尽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园秉持“自然教育”理念,开展特色鲜明的生态课程,同时也将原来的“为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办园目标调整为“回归自然,快乐游戏,健康成长”。找准发展定位后,该园的办园优势得以彰显,提升质量与凸显特色并重的共同体发展目标也得以实现。

精准施策:优化路径方法,促进质量提升

我们聚焦影响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核心要素,致力于构建更符合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特征的“外在引领示范+园所自主提升+协同多元共生”路径,激发园所内生动力,破解发展困境。

一是单向输入,示范引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共同体建设之初,我们采取的是单向输入的方式。第一次到旬邑县幼儿园时,发现它是一个占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小院,教室里除了一块黑板和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基本没有玩具和图书,教师也大多是非专业的。针对当时的情况,我们主要进行理念的渗透和方法的移植,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何不同、如何组织幼儿活动等。

2005年该园迁入新址,办园条件极大改善,但仍然存在大班额现象,加上师资力量不足,组织幼儿活动很困难。因此,我们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合理规划活动区,将幼儿分流。同时创设游戏环境,丰富操作材料,让幼儿有事可做。我们还从送教、观摩、研讨等入手,提升教师活动设计、游戏组织、环境创设能力。经过分段式项目驱动,教师逐步建构起以儿童为中心、基于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

二是双向互动,自主提升。在办园质量提升过程中,既要彰显共同体的协同攻关和相互支持,更要凸显园所内部的主体力量。为快速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自2018年起,景谷县幼儿园每学期选派两批骨干教师到师大幼儿园进行为期2—3周的全员浸润式跟岗学习。对于每一次的跟岗研修,我们都会在了解跟岗对象及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跟岗研修方案。如安排教师和保育员进班观察一日活动组织、参与教研及培训、走进西安名园等。安排管理人员列席幼儿园行政会议、深入各部门一对一跟岗、参与“名校+”幼儿园常规指导帮扶活动等。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使景谷县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快速提升,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该园也成了当地的“领头雁”。

三是协同发展,多元共生。多园所的协同共生是共同体建设的终极目标。我们以共同体内不同主体和诸多要素之间的协同创生为旨归,着力优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如办园方向的正确性、保育教育的科学性等。比如在榆林发展共同体建设中,为保证各协同园更好地把握这些关键要素,我们组建了“党组织建设共同体”“队伍发展共同体”“保育教育共同体”以及“资源开发共同体”,促进质量提升。

就最核心的“队伍发展共同体”而言,关键做到两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由过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单一外在支持向关注教师内在发展转变。二是形成教师内在发展提升举措,基于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综合使用常规外在提升路径和个体内在发展策略。

比如,针对榆林三所幼儿园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面临的困境与需求,我们制定了新手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专业提升方案及评估指南。就“保教能力”而言,新手型教师更多聚焦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班级秩序的建立,成熟型教师注重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专家型教师则注重课程生发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实现了多所共同体幼儿园从新建园、改建园到示范园的转型。同时,这些园所作为当地的优质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教育管理理念和成熟办园经验进行迭代传承,对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09日第2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