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Future Lab)首席研究员唐克扬做客北京大学"对话全球创新大师"课堂,以《日常空间的创新》为题,向大家阐述了关于“创新”的理念。
据了解,“对话全球创新大师”课堂由北京大学工学院与德稻集团开展的系列教育创新合作项目,本学期课程将聚焦于“以美为媒,创新未来”,在丰富多元的知识生态中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 ,综合提升青年学生素质、美育素养,为创新思想、创新思维的养成培根铸魂、涵养源泉。
讲座伊始,唐克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哈佛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博士,他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准备建设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校园。而现实是,他在深圳拿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做一个门牌。应老教授的要求,在办公室门口方寸之间的位置上,排下几十个中英文字符的标牌,每个字都要足够大,以便能够让人看清楚,项目经费200元。几经思考,他运用光学原理排布文字,在平面上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并和装修工人一起用普通的材料尝试新的工艺,最终创造了新的门牌展陈方式。
唐克扬认为,在不同的视角下,建筑有着不同的意义。他说,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容器,所谓的日常,就是人们身处的环境。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许多看上去先进的设计,可能反而会妨碍真正的先进。而日常环境中的小设计,却在真实地推动着进步。“日常”,通常给人一种平庸的感觉,一个建筑师的日常,就是在每一个庸常的场景下做出更好的设计,并解决问题。
此外,唐克扬提出了几个关于“创新”的工作理念。他认为:
创新是一个社会性行为,要有语境。因此做研究,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了解环境、了解历史、了解人文、了解生活;
创新是一个推导的结果,而非拍脑袋的想法。一位具备工作方法的建筑设计师,一样可以高效优质地设计出海报、标牌、展墙。“效率”本身就是创新的必要元素,找到方法,提高效率,天下剑法,唯快不破;
创新是一种习惯,需要内在动力。在现实主义的城市中,建筑师将“日常建筑”向“非常建筑”转换的主要动力,在于解决问题、提供便利、表达沟通、增强体验。这同时也可以抽象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向创新工作转换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需要“可玩性”,让“好玩”进入日常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创新发力点,在普通的事情中创造出不寻常,既可以做大事,也可以做小事。
创新不是一个专业、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状态、一个习惯、一种性格。在任何环境下,让自己成为工具,以“创新”为媒介,解决问题、提供便利、表达沟通、增强体验。创新的个体总会消亡,而族群总在历史中循环、延续和更新,这才是文化意义的“永生”。当人们走向创新型的社会,就需要创新型的文化,因此研究和培养“创新”的内生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将创新的性格和能力根植在青年一代的生命中,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巫睿,作者系德稻教育副总经理,北京大学工学院“工行天下”业界导师,博鳌全球美育行动组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