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我从这张年轻的脸上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回答:“应该是我的学生……具体名字我真记不起来了。”

“我是章忆慈啊!”

那一刻,我马上想起了她。这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经常冒出“十万个为什么”,语文成绩很好。当时我带这届学生3年,后来因为调动而与他们分开了。没想到如今的她竟也成了一名语文老师,还是学校德育处教导员。章忆慈身边的同伴向我介绍:“您的学生太优秀啦,不仅是学校骨干教师,还编著了《小古文分级阅读》《大语文:阅读与写作》。”

忆慈接过话题:“我居然在全国性论坛上见到自己的老师,太幸福了!”

师生相遇叙旧是免不了的,于是忆慈说起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事。

“那时我很调皮,有一次班长去您那里告状,说我预习作业没有做。您不仅没有批评我,还在上课时向全班同学强调,章忆慈虽然没有把预习内容写在作业本上,却也做了充分准备,课堂上的问题属她答得最好!”

忆慈说的这件事,我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没想到她居然记了这么久。她滔滔不绝地说着过往:“小时候我故意坐公交车逃票,妈妈向您告状。您没有严厉批评我,但提醒这种行为不好,之后我再也没做过同样的事情”……

在她绘声绘色的回忆里,我忽然感受到师生之间那份美好的小幸福。她记得自己被表扬,也记得自己被批评,记忆里还满是美好,这让我十分感动。

从教至今,我一直跟学生强调,小时候犯点错属于试错范围。所以,忆慈说自己当老师时也会包容那些缺乏规则意识的学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老师和班级的认同感。

忆慈不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脾气也有点倔,平时话也少,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她说,幸好当年没有被我忽视,如今成为老师也有足够的能量爱自己的学生。

重逢后,我与忆慈聊得最多的也是教育。她告诉我,她会采用“镜像策略”引导孩子发现自我。她是学生的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孩子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时刻倾听学生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反思,这种行为降低了伤害,彼此的约定不需要命令,最终达成了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目标。

我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这是一种正向行为支持。面对学生的问题,一直强调错误,很容易将错误强化,然后变成师生共同的烦恼。除了像忆慈这样拍照式观察,我们在实践中还可以采用替代、重塑的方式来进行正向支持。

替代,就是用另一种行为替换学生目前不佳的行为。我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强,他比别的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短,还比较好动,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于是,我给他安排了助教工作,帮助我检查、登记作业,整理我的上课笔记。时间久了,他的正面形象得到树立,规则意识增强,也开始有意识维护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重塑,是行为改变的一个系统练习。教师找到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后,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用“我愿意……”“我可以……”等方式与老师进行行为改变的约定,让学生不断记录自己的进步行为。曾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开学初的状态是‘躺平’,现在我觉得自己已开启学霸模式。”来自内心的自信,不正如凤凰涅槃般重塑吗?

真的很高兴与忆慈重逢,我们成为共同育人的好伙伴。看到她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传承的希望。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30日第8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