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描绘典型的环境气氛,从而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组合了《桥》《穷人》《在柏林》3篇文章,构成了“小说”单元。篇章页指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阅读小说需要从艺术表现中发现生活的本质。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阅读小说,从而获得艺术的启迪和生活的感召?篇章页中也提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展开分析:

一是梳理情节脉络。作者通过情节的起承转合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的发展脉络,是学习小说阅读的主要方式。

矛盾是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它不仅能塑造人物形象,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比如《桥》中老支书这一形象的完成,在于老支书对待儿子的一“揪”一“推”。教学“揪”时,我明知故问:老支书难道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把儿子一把揪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此刻的老支书正面临巨大的矛盾:一边是对“党员”儿子的亲情,一边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老支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原则”。面对儿子“你先走”的请求,老支书用力“推”儿子上桥。老支书同样面对一组矛盾,生存的希望究竟留给谁?他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子。这两处矛盾,经由教师点拨激发,老支书“党性如山、父爱如山”的形象才得以完成。

教师要善于激化“矛盾”,将显性的矛盾扩大,或将隐秘的矛盾揭示,引导学生在不断“思量”和“选择”中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悬念也是小说的艺术特征之一,伏笔和暗示是制造悬念的常用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基础上,细心关注文中重重叠叠的伏笔和暗示,联系前后文展开联想,从而化解小说悬念,发现小说奥秘。

二是揭示环境力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被阅读者忽视。通过环境描写,关注作者如何渲染氛围,链接“象征”意义。

烘托是小说常用的表现方式。一般通过景物或其他人物来衬托反映主要人物的形象。《在柏林》中两个小姑娘“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与之后“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笑还是静,都烘托了那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乏味的数数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探究环境描写的价值。通过置换、增删等方式,体会具体景物的选择和描述的用意。

同时,小说往往用一些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或者直接表现人物形象。《穷人》中不断出现的“炉火”和“马灯”,也不仅仅是照明的灯光,更是象征着桑娜与丈夫的人性光辉,其光明和温暖是穷人相互扶持勉力生存的力量来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与人物的比较探究,引导学生建构对位关系,从而发现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三是建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和环境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关注人物形象,最为直接的就是从人物外在的容貌、神态、语言等描写中,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比如《桥》中描写老汉的脸“清瘦”,却又形容“他像一座山”。同一段落中出现截然不同的描绘,恰好表现出老汉清瘦的外表下不动如山的镇定与坚毅。从外在的“清瘦”容貌与内在“像一座山”一样的性格进行对比,更加凸显老汉伟岸的形象。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察言观色,才能看到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冰山整体,更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物。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龙泉市城东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30日第7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