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教育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突破有关教师形象的传统观念,帮助教师建构作为“教育学术人”的专业新形象。作为教育学术人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学术”,而且要将教育教学视为独特的育人领域兼学术领域。笔者最近阅读了黄建初老师编著的《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一书,对于教师做研究的内涵、意义、过程、方法等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在“术”或“用”的层面,这本书主要是讲教师如何走向实证研究的具体路径;但于“道”或“思想”的层面,本书在教师如何做研究的实践探寻背后则隐含着对教师作为教育学术人这一新形象的意识自觉与深层呼唤。


(资料图片)

在研究中做有思想品性的教育学术人

主体教育论的提出者、教育学家王道俊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者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他一定要有点儿思想。”体现在教育者思考的非盲从性、独立性、自由性、批判性、深刻性、超越性等方面,也体现在对根本问题、基本问题、本质问题的不懈地究根问底,并最终体现于对教育真理、教育规律的真正敬畏与教育实践中的矢志探寻和坚守。在本书中作者面对教师做研究中真实的“老”问题、基本问题既不回避,也不盲从,更不满足于自我经验,而是尽量展现各方观点持论,基于多年积累的实证素材与实践探索,结合教师研究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批判审辨的态度与思维,细细剖析每种观点或主张在本土情境中的可能利弊,通过理论、案例、方法多维材料的融合阐述与举证,以极其审慎的态度展开思考求证的过程和自身的主张。阅读全书的过程,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在观点对举辨析、细节尽量展开中,心平气和而又坚定独立思考的教育学术人的思想品性。

教育学术人的思想品性在更具体的层面还体现为教育者的心智模式。书中以领航教师在教改实验中“心智模式转变”之路的分析为例,提出了引发认知冲突、转变心智模式、成就教育信仰的三个由低到高的层级更迭。这本书固然主要是讲教师如何做研究的具体之“用”,但贯穿全书的这种教育者作为教育学术人的独立思想品性才是本书之“魂”。

在研究中做有实证精神的教育学术人

第一,教师走向群体实证。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具有真实性、日常性、操作性、细节性和多样性的教师实证研究案例,其深远用意也许在于唤醒和启蒙教师的群体实证意识,培育一种群众实证的教师文化,从而“在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方法、路径、成果表达等方面,做出既有时代性又有实践性的教育科研来”。

第二,教师走向微观实证。本书对教师怎样学做教育科研、实证研究,做以点带面的微观解读,而后给出建议。书中以芮火才老师的《学生眼中的窦桂梅老师》一文为微观实证案例,表明即使面对窦桂梅老师这样的名家课堂,普通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等实证方法巧妙地收集证据,对其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微观实证评价研究,从而得出令人信服又令人深思的结论与思考。

第三,教师走向行动实证。“实践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者生存的故乡”。教师是实践工作者,做研究是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相比于专业研究者的科学实证研究范式,教师走向实证研究更突出现场情境、问题取向、实践特质的行动实证研究,因此本书特别强调对案例研究、课例研究、行动研究的介绍和阐述。

第四,教师走向程序实证。要保证教师实证研究的基本科学性,必须保证实证研究精髓的基本结构与程序落实到位。作者通过归纳分析,认为课题设计有章可循,总体遵循“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证据”“结论与讨论”,不会有偏差。其中,“方法与证据”主要是强调运用合适的方法、方法要与研究内容相匹配、寻找证据证明假设是否成立。

第五,教师走向视角实证。本书非常强调教师走向实证研究并不是迷失于各类实证性的素材与资料,而恰恰要基于视角尤其是理论视角来更新心智、洞察问题、组织证据、形成新知。

第六,教师走向融合实证。作者主张教师实证研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重新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也重视教育研究的生命关怀”,从而“把理性与生命性的融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教师能自觉吸取实证研究的精神与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来,这对于教师做研究确实是实质性的进步。但如果不以更全面、更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实证研究,也有可能会让教师将实证研究视为一种新的“研究神话”。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彻底、更准确、更加历史性的立场把握教师走向实证研究的深刻与完整含义。

在研究中做有理论视角的教育学术人

本书结合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生动的典型案例着力展示了教师在研究中如何做到有理论视角。

第一,在文献研究中寻找理论视角。如,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数学符号语言理解能力”的文献综述,得出了“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从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理解能力入手”等四条结论,由此也形成后续开展行动研究的“假设与验证”思路,从而保障了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第二,在课堂观察中渗透理论视角。书中引用了一位中学教师对一个小组四名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观察案例,在观察后的“反思部分”这位教师借用“课堂密码”理论视角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课堂观察的意义有了质的提升。第三,在故事剖析中呈现理论视角。如,从心理学理论视角分析了用“戴高帽”方式处理课堂冲突的可能危险,让教育者从一件小事中引发出“大思考”“大智慧”,凭借理论视角从司空见惯的故事中有了更加深入、理性的教育认识。第四,在课例研究中运用理论视角。书中以陈静静博士亲自上课并撰写的《“佐贺的超级阿嬷”课例研究》为例,从“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证据”“结论与讨论”等研究要素和学习共同体视角的运用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优秀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及其课题研究报告与众不同的高明所在。

在阐述教师做研究的过程中,本书非常突出教师作为教育学术人的择宜智慧。首先,教师做研究中的本土择宜。本书特别强调教师做研究要秉承本土化研究立场,教师要根据本地域、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的主题、过程、方法、理论视角等进行择宜,这是其作为教育学术人的智慧磨炼。其次,教师做研究中的个性择宜。教师的个性在学习、吸收、借鉴、转化和创生理论与实践创造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表达风格、问题指向、实践情境等来选择适宜自己的研究切入点、论证与表达方式。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作者虽然来自教育实践研究领域,但是其关于教师做研究的观点主张、素材积累、范例呈现、理论视角、方法程序、效果反思等都体现了一种合作研究的广博格局。书中广泛引用来自大学研究者、杂志编辑、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等多领域的研究主体的有关思想和材料,并将其融为一体、为我所用。这是教师作为教育学术人应有的合作格局,对于突破教师固有的相互隔离文化、促进高质量的教师研究与教师发展意义深远且必不可少。

(作者单位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