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发的“魅力有机化学”系列课程,在徐汇区四所中小学“圈粉”。于是,隔三差五就有学校找上门来,邀请团队去开课。面对不断冒出的新需求,所里有些无奈:“科学家进校园本就是挤出时间搞‘副业’,再扩大服务面,就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事实上,这并非一家科研机构的无奈。一方面,尽管不少科学家有投身科普的热情,但因科研任务繁重,能用于科普的精力有限,且因对中小学知识背景不熟、缺乏对课堂的掌控,有时也会一不小心讲得太深,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不少学校则为“如何找到对路的科学家来校开课”而烦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科普课程进校园的需求激增。但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学校,都希望有社会第三方的助力,提供相关平台与服务,使优质科普资源最大限度得以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社会效益。

时间有限,投身“副业”全靠兴趣与情怀

相对于写一篇科普文章、做一次科普讲座或接受一次媒体采访,给中小学生上一门科普课程,需要科学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目前主要靠科学家的兴趣和情怀。”“浦东新区未来科学之星培养计划”科学家进校园项目负责人赵颖在与科学家对接课程时,最常听到的回复就是,“我很想加入,可惜太忙了”。

的确,科研是科学家的主业,没有一线前沿的创新,也就失去了高质量科普的源头活水。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是科学家的常态,再要从本就不多的业余时间中腾出精力开发科普课程,确实非常困难。

为此,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想出了“众筹”的方法来开发科普课件:由所里课题组认领一节课的课件开发,再统一进行标准化。这种“化整为零”再“集腋成裘”的做法,正是为了分散每个课题组的负担。

这学期,所里开发的“魅力有机化学”系列课程受到区内四所中小学生的追捧。然而,这份来自校园的认可又给团队带来了新的烦恼:按照每周一次的授课频率,有机所需要在本学年中抽调30多名研究生,携带相应课件、实验材料,按时前往学校上课。

有机所科研管理处处长杨慧娜坦言,承担起这一任务“相当辛苦”。毕竟,研究生除了科研任务还有学习任务,可用来投入科普的时间并不多。面对新近找上门来的学校邀请,她只得婉拒。

从前沿到课堂,知识固化需课件开发服务

由于科学课程师资短缺,地处南汇的吴迅中学原本无力开设科技特色课程。继去年加入“未来科学之星”项目后,今年他们希望引入更多系列课程。该校副校长丁林华坦言,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开阔视野很有帮助,学校愿意拿出更多课时。

然而,要将前沿科学知识“固化”成课件并非易事。随着“双减”政策落地,面对学校课后服务产生的大量需求,课程由谁开发、谁来上课都成了科学家心中“甜蜜的烦恼”。华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娄维义认为,目前高校有不少科学家讲座进中学,但要把讲座内容转化成一堂课,还要迈过几道坎。比如,专家教授必须精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唯此才能定向激发学习兴趣。

在杨慧娜看来,科学家若能够将前沿知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地化为科普文章或课程讲义,并设计出配套的简易演示实验,已属不易。至于课程的后续提升与推广,迫切需要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撑。

目前,此类服务还相当匮乏。正是基于满足学校需求的考虑,浦东新区科协与浦东新区教育局、中科院上海高研院联手,推出“浦东新区未来科学之星培养计划”科学家进校园项目,其初衷就是希望搭建起一个科普教育创新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协调推动优质科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不保证获奖”,科学探究课应摒弃功利主义

专业高度加上人格魅力,科学家进入中小学课堂,常常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带领学生在知名科创竞赛中“摘金夺银”,或者至少进入获奖榜单。

作为国内太阳能领域的一流专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正新曾尝试在一所小学组织科普小队,让他们来自己的实验室做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实验与观察。由于活动纯粹出于满足兴趣爱好,无法为孩子在科创比赛中加分,家长参与度有限,最终不了了之。

而当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与市十五中学找到刘正新,希望他将南极泰山站同款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到校园,并进行能源科普课程改造时,他欣然应允。

“这些社会实践将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主动追求科学,而这才是科创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他认为,抛开功利主义,才能回归育人的本源,“科学家进课堂,本就不该以强化应试竞赛为目的,而是为孩子认识自然与社会,打开一扇窗。”(记者 许琦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