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用废旧的铁皮做花桶,到厨房领取菜叶、蛋壳沤肥,从一粒粒种子开始培育秧苗……每到大课间时分,江岸区新村小学的一群“都市小农夫”就开始忙碌了。据悉,这学期该校开展了“新劳动,心飞扬”系列实践活动,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初春的武汉,天空时不时会飘起牛毛细雨,对于新村小学的“小农夫”而言,简直是大自然的恩赐,“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3月30日上午,趁着雨水“开小差”的间隙,该校六(4)班的“小农夫”抓紧时间开始分工协作,第一小分队负责为铁皮桶打孔;第二小分队负责将沤好的肥拌进泥土里;第三小分队去领取各种菜种、秧苗,准备播种、扦插……
“打孔还是比较讲技巧的,要用到电钻,需要跟小伙伴们一起协作。”男生廖轶宸被分到打孔组,第一次拿电钻的他有些紧张,独自操作时铁桶“调皮”得很,不安分地在桌上晃来晃去。见状,两名小伙伴马上伸出援手,用双手稳住铁桶,以便廖轶宸下手。完成任务后,廖轶宸也悟出了一点心得: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相信队友!
在操场的一角,辅导老师一边给第三小分队的部分学生分发菜种,一边讲解如何辨识不同的种子。女生龙奕璁和队友接过种子认真观察、对比。“它们大小不一,苦瓜的种子大,辣椒的种子小,而且形状、颜色也不尽相同。”龙奕璁说,她很喜欢上劳动课,也乐意跟种子、秧苗、泥土打交道。“一粒不起眼的种子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结出硕大的果实,还可能成为令大家赏心悦目的整个春天。它用一生为人类提供物质与精神营养。”
“等到瓜菜成熟时,我们还将组织学生采摘、烹饪,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该校德育主任王慧介绍,这批种子、秧苗主要有辣椒、番茄、苦瓜、瓠子等,下一阶段还将分批组织学生参与“守望成长”自然笔记的制作。
新村小学校长董琼说,在劳动教育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立足学生能力目标开发劳动实践课程。“将劳动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孩子心中,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用双手成就美好未来。”